专家上云端 带货又“接单”
Published at Mar 21, 2022 08:57 am
杨慧推广智能生态养殖技术,让鸡鸭孵出“金蛋”;赖谱富优化干鲍加工技术,帮助企业建立中国第一条鲍鱼罐头加工生产线;苏荣瑞运用“农业气象物联网+VR/AR”技术,让气象数据成为农业“助产士”;张怡突破性解决了制约鱼糜制品加工的技术瓶颈,帮企业新增年产值7亿元……这些,都是福州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生动实践。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一年来,福州市科技局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打好政策激励机制“组合拳”,目前累计选认超3000名省、市、县级科技特派员。
科特派选认范围扩大
“80后”科技特派员张明亮运用所学知识,促成了粉干与啤酒的跨界融合,把原来当废水排掉的米浆水,变成了可口的精酿啤酒。
福州市科技特派员队伍中,像张明亮这样的跨界专家越来越多。
福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3月以来,福州市科技特派员的选认范围扩大,打破了行业、地域、身份等限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对实际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适当放宽选认标准,形成了省级科特派从市级择优产生、市级从县级择优产生的新模式。
福州市还加大省外、境外和台胞科技特派员的选认力度,近3年选认超过100名台胞科技特派员,涉及果蔬栽培、中草药种植研发、生物医药、物联网、品牌策划、创意设计、休闲农旅等领域。
截至目前,福州市共选认省、市、县级科技特派员超3000名,还有一批团队、法人科特派,实现了省、市科特派130个乡镇全覆盖,带动县级科特派覆盖2197个行政村。
专家线上带货“接单”
酒香也怕巷子深。倾注了科技特派员智慧和心血的产品,如何更好地被广大消费者知晓、接受?去年,在福州市科技局主办的“福州市科技特派员直播活动”中,刘先锋、王维奇、许建华、赖谱富等科技特派员亮相直播间,为对口受援的企业带货。
鱼、虾、贝类能做出什么样的美味?在直播间里,赖谱富介绍了他如何帮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解锁它们的26种吃法。在他的帮扶下,百洋公司走出了一条产品创新之路,实现了从小企业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蜕变。
适应新时代新需求,截至目前,这样的科特派直播带货已举办了6场,属福建省首创。
近年来,福州市致力于架起科技特派员信息沟通的“云桥梁”,开发了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依托福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选择了一批高校、院所的科技特派员项目在网上推广,推动成果落地转化。
这个平台有科技特派员选认申报的入口,还有福州全市科技特派员履职情况的信息汇总,在成果展示页还用视频和图文的形式展示了部分科技特派员履职的成果,在培训直播页面还有科技特派员带来的各类农业培训课程……
在这个平台上,农户和企业能像购物一样“淘”专家,并“下单”寻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办法,相关领域的科技特派员可以在线协同“接单”解答,有效补齐“三农”发展短板。
(梁凯鸿)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专家上云端 带货又“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