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新城昂起发展“龙头”
Published at Apr 25, 2020 07:05 am
福州城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倡导并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3820工程”),科学谋划了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局。
20多年来,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带领全市人民激情创业、开拓进取,如期实现了“3820工程”提出的宏伟设想,坚定不移地推动城市发展“东进南下”,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全力建设滨海新城。
如今,新区新城这片承载希望、崇尚创新的热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化工新材料等前沿高新技术产业云集,创新创业创造热潮涌动,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新画卷日益清晰。
集聚创新要素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去年以来,乘着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榕举办的东风,福州在福州新区及滨海新城重点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VR、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滨海新城,大数据产业风起云涌。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海峡光缆一号”和省级“政务云”“商务云”、超算中心二期等一批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先后落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接连入驻;三大电信运营商、奇虎360、贝瑞和康、比特大陆等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纷至沓来,形成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链雏形。截至目前,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吸引358家企业注册(入驻),注册总资本约384亿元。
传统产业也在积极拥抱数字浪潮。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数字大脑”,登录平台,可以看到全球生产车间内的生产、库存等实时数据,为企业精准“掌舵”提供数据支撑。近日,恒申又与长乐区签约,改造建设智能制造工厂,新建的年产2万吨差别化锦纶6短纤项目计划开车,向着自主创新转型迈出新的步伐。
在福州新区,马尾建成了全国首个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拥有国家级实验室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各类技术研发机构34家。全球首枚数字公民安全解码芯片,全省首个民企投资的商业卫星监测站,遍布全市的智能井盖和智慧远传水表,都出自这里。
位于福州新区的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万华福建产业园近日正式动建,一期拟新建包括年产40万吨MDI项目在内的4个项目。借助“化工航母”万华化学雄厚的投资实力和先进的技术工艺,江阴化工产业链将重塑再造,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补齐福建化工产业短板。
产业强,则新区新城强,这里为福州蓄积弯道超车、领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
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国家战略,要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
肩负改革“试验田”的使命,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已推出15批198项体制创新举措,属于全国首创的有63项。这些刻着“福州烙印”的改革创新成果,是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改革开放的活力源泉,其中不少辐射到了福州新区、滨海新城,显现出强大的溢出效应。
“所有程序网上办理,一趟都不用跑,而且快捷高效!”近日,福州兆日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关负责人收到邮寄来的公司营业执照后赞不绝口。原来,为在疫情期间给企业办事提供便利,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产业发展部积极协调长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窗口,推出“网上办,线下寄”的办事模式,由工作人员“线连线”指导企业准备材料。兆日科技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材料寄到审批窗口,当天,营业执照便办了下来,次日即被寄出,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最肥沃的土壤才能培育出生机勃勃的种子。新区新城,不仅是产业之新,也是机制之新、理念之新。为了促进新区新城建设提速,福州新区管委会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首创省级审批权限代批模式,从省政府下放的经济管理权限中梳理出121个事项,同时将审批专用“二号章”,授权滨海新城分中心设立的2个福州新区窗口使用,做到“项目审批不出区”;全面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经验,实现工程建设类项目审批时间减至120个工作日;建立市、县两级“福州新区重点项目服务窗口”,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全面推广审批代办服务……
以创新谋发展,新区新城里,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奔涌。高新区海西创业基地、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创业创新示范中心、东湖VR小镇等双创载体加快建设,已建成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7家、省级44家、市级113家,众创空间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
对标群众美好期待
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福州新区、滨海新城建设,始终注重产城融合,不断完善公共基础配套,补齐民生短板。
一条条路网,在新区各组团之间架起了快速通道,让边远地区搭上了发展的“快车”。东南绕城高速、长平高速、长福高速、福平铁路、104国道连晋段改线、地铁6号线、滨海快线等10多条轨道、路网相继建成或在建。
闽江口组团的琅岐岛,搭上新区建设的“快车”,一条条向外发展的通道被打开,发展前景更加广阔。琅岐镇村民朱则清感叹道:“10多年前,村民出岛要坐轮渡,后来琅岐闽江大桥通了,几条公交线路直接进了岛。去年,福州‘四环’和新的104国道建成后,岛上通了高速,去市区、去机场都方便多了。”
“要多留点绿地和空间给老百姓。”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福州在“最美三江口”,用飞凤山公园、清凉山公园、马杭洲湿地公园构筑起滨江绿色生态空间,和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海峡奥体中心、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三大地标交相辉映,让好山好水好风光充分融入城市,打造“美好生活样板区”。
滨海新城坚持产城融合理念,先后落地168个配套设施项目。滨海新城安置房一期、福州长乐空港医院竣工,滨海新城综合医院一期主体工程封顶,福州三中滨海校区、福州滨海实验学校、融侨赛德伯双语学校相继建成投用,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建设有序推进。未来,居民不用出城,就能享受优质公共服务。
新城的魅力还在一座座绿意盎然的公园、一条条旖旎多姿的水系中彰显。滨海新城立足生态本底,利用沿海种植防护林打造11公里的森林城市景观带,通过退塘还湿、生态修复多种手段将整治后的东湖建设为城市湿地公园。“我是从长乐出来的,以前这里风沙漫天,东湖也是臭水沟,看到整治后的清澈水质,看到湿地公园规划图,我对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改变充满期待!”市民陈希感叹。
漫步滨海新城,处处都能感受到贯彻落实新思想带来的巨变。当前,福州正对标雄安新区,再提速、再加劲,举全市之力把滨海新城打造成为福州新城区、副中心,为建设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拓展新空间。一座创新智慧之城、开放活力之城、绿色宜居之城正加速崛起!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新区新城昂起发展“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