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海口市白沙门公园的文创市集,一家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小店里展示着许多以「黎锦」为设计元素的手工艺品。这家名为「海岛乐趣」的小店,店主是美国人Nicki,这位美国姑娘为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叫谢敏,她在海南生活近20年了,海南已是她的第二故乡。 ●香港文汇报记者 何玫、特约通讯员 安莉 海南报道
工艺繁复色彩浓烈 图案潜藏独特含义
Nicki说,1999年第一次来中国,到广州教英文,当时觉得中国文化非常有意思。于是,2000年到厦门大学学习中文。「中国如此之大,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大学毕业结婚后,Nicki夫妻二人于2005年一起到海南定居。
Nicki与「黎锦」初识,缘自一位朋友赠送的礼物,「黎锦」精美的图案、繁复的编织工艺、浓烈的色彩,让Nicki深深着迷。Nicki深入了解「黎锦」后,发现黎族文化很有意思,「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有其特别的方式,『黎锦』就是其中一种」。Nicki说,她曾去过好几个海南黎族村庄了解当地妇女编织「黎锦」,「黎锦」的图案都有特别意义;还参加培训班,学习手工编织「黎锦」,「但是太难了,学会大概需要一辈子的时间」,说到这里,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2020年启创作设计路 望更多人了解「黎锦」
在Nicki看来,文化传承不仅仅在博物馆展览,而应走入大众生活。Nicki开始「黎锦」设计创作之路,最初的契机,是应朋友之邀参加了2020年当地政府举办的海南文化周,其间邀请各国艺术家和设计师,用海南黎族文化元素设计作品。从那时开始,Nicki就开启了她的「黎锦」设计创作之路。
Nicki的设计理念围绕「爱海南、爱艺术、爱大自然」,主要用棉布麻布、椰子壳等自然材质,尽量不用塑料等化学制品,设计成品多是有实用价值的物品,如具有海南「黎锦」图案的耳环、项链、发夹、包包等。Nicki认为这些手工艺制作的日常用品「活化」了海南「黎锦」文化。
Nicki说,她曾在五指山少数民族博物馆看到「黎锦」「龙被」的展览,拍照后设计成了笔记本封面,把「黎锦」「龙被」从博物馆带出来,走入日常生活。Nicki计划将在海南各地了解到的文化元素、自然元素,融入自己的设计作品。Nicki希望做好非遗文化推广,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黎锦」、喜欢「黎锦」。
与四海艺术家结缘 探讨艺术宣传海南
在海南还有很多热爱「黎锦」的外国艺术家。Nicki说,她与来自美国的Ally和来自南非的Inge因「黎锦」结缘,三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很感兴趣,常常一起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国际范」相互融合,让古老艺术焕发现代活力。
在Nicki的小店里,也有不少来自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中国的艺术家们的作品,作品大都与海南文化元素相关,包括冰箱贴、剪纸、画作等。Nicki表示,有了「海岛乐趣」这个平台,就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更多艺术家加入,不管来自哪里,只要设计理念相同,与海南文化相关,都可进到店里推广、寄卖。Nicki亦积极筹备,在条件成熟时开设网店,向海内外宣传海南,推广「黎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