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讲解员肖丽:陪游客在三坊七巷跨年
Published at Jan 22, 2020 07:41 am
2020年1月1日,新一年的日历刚刚掀开第一页。
肖丽,已在三坊七巷担任专职讲解员两年多,2019年,她多次拿到省、市各类讲解员技能大赛的金牌、第一名。2019年12月31日,轮到她值守夜班;昨日,她继续上早班,她告诉记者:“陪大家在三坊七巷跨年,又和大家共同度过新年的第一天,我觉得很幸福。”
每天在镜前练习微笑
昨日8时15分,肖丽和她的讲解员姐妹们换上了深蓝色的套装裙,对镜整理好妆容。
她背上工作时从不离身的小布包,仔细检查了一遍包内物品,在出门前的最后一刻又在镜子前练习了一下微笑。
“笑容既要热情,又要真诚。难么?不难,每天练习就可以。你闭上眼睛,想一些开心的事儿,然后睁开眼睛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就能看到最美的笑脸了。”肖丽一边对记者说,一边嫣然而笑。
预约讲解的客人已至,肖丽正式开始了工作:带着客人行遍坊巷,并将坊巷间的历史故事说给客人听。
一天,她平均要带3批游客,每一程讲解需要两三个小时,因此她常年是微信朋友圈中步数排行榜的前三名。
对坊巷历史信手拈来
别看她说起坊巷历史信手拈来,实际上,肖丽是一名外地妹子。
她说自己是从小在北方长大的南方姑娘,第一次邂逅三坊七巷,是在南后街刚开街不久。当时,她作为游客走马观花般转了一圈,“印象平平”。
原本学绘画的肖丽,大学却读了一个跟美术相距甚远的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下的“口语传播”。读大学时,她去台湾做交流,“当时的课题是古建筑的传播,这种传播是唤起回忆,让年长者寻找心灵归属,让年轻人追寻历史。三坊七巷也是如此,它并不是一张平面的风景照,它如同一本书,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需要大家一页页翻开它,缓缓诉说,细细倾听。”肖丽说。
成为三坊七巷专职讲解员后,肖丽的脚步丈量过坊巷间的每一座古厝,踏遍每一条深巷仄街,看过晨曦中冲洗得发亮的石板路,也感叹过加班后深夜里的灯火阑珊。这位比老福州还熟悉坊巷历史的妹子,对三坊七巷的哪个地方感情最深?“我的答案永远是林觉民故居,因为这里有一封读了千遍仍让人热泪盈眶的《与妻书》。”肖丽说道。而她对林觉民故居的讲解,也常常让人为之“泪目”。
“秘密武器”助“夺金”
2019年10月,福建省举行第二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肖丽一举拿下了全省唯一的专业组“金牌讲解员”奖项;上周,福州市红色小广播开播一周年,举行金牌红色播音员评选,她又拿了全市第一名。
说起“夺金”经验,肖丽认为主要靠长期积累和即兴发挥,“专业上,我也会遇上‘卡壳’的时候,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我有一个‘秘密武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记录了我不懂的问题,事后再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答案,你看这个本子都快翻烂了。”(福州晚报记者 安梓/文 张旭阳/摄)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福州三坊七巷讲解员肖丽:陪游客在三坊七巷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