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督蔡文铎。
拿督蔡文铎。

禁手機難治本 蔡文鐸促關注教育根源

Published at Oct 19, 2025 02:14 pm
(古晋19日讯)尽管政府拟禁止16岁以下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以遏制校园霸凌与暴力行为,但此举恐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真正成因。
古晋、三马拉汉与西连省中华小学(SJKC)董事会联合会会长拿督蔡文铎指出,政策出发点虽值得肯定,但“一刀切”式的全面禁令只会治标不治本。
“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或许能减少上课期间的网络霸凌,但霸凌行为——无论是肢体、言语或心理层面——往往源自更深层的行为与环境问题,仅靠移除电子设备并不能根治。”他受《砂拉越论坛报》访问时如是表示。
他强调,纪律、同理心及道德价值应从学生自身培养起,而这离不开家庭与学校持续的引导。
“品德教育始于家庭,并须在学校通过价值导向的教育持续强化。”他说。
蔡文铎指出,智能手机已成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重要联络工具,尤其在紧急情况或课外活动后更显必要。
“全面禁用手机反而可能造成沟通困难,带来家庭上的不便。”他说。
他建议,比起完全禁止手机,更可取的做法是限制未成年学生使用社交媒体,仿效澳大利亚于2024年12月10日生效的《网络安全修正法(社交媒体最低年龄法案)》模式。
该法规定16岁以下人士不得拥有社交媒体账户,平台须验证用户年龄、停用违规账户,否则可被罚款高达4,950万澳元。
“与其全面禁手机,不如聚焦社交媒体使用的监管,这样更实际,也更有效。”他说。
蔡文铎也警告,全面禁令可能带来反效果,因为当今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智能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也是学习、研究与安全防护的辅助设备。
他建议学校可采取更灵活的管理方式,如仅在课堂时段禁用手机、设定限定使用时间,或禁止社交媒体使用,而非完全移除设备。
“要解决学生行为问题并保障校园安全,必须动员全校与整个社区的共同力量。”他说。
这包括强化辅导服务、扩大朋辈支持计划,并为教师提供冲突调解与班级管理的专业培训。
他表示,学校应设立清晰的通报与处理机制,以应对霸凌与不当行为,而家长也应积极引导孩子的线上与线下行为。
“学校、家长与社会三方的紧密合作,是营造更安全、更具关爱的学习环境的关键。”他说。
蔡文铎同时赞同首相提出的“强化价值与道德教育”倡议,认为应将伦理与品格教育重新纳入核心课程。
“学校可以传授价值观,但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唯有家庭与学校教育一致,孩子才能真正内化。”他说。
他提醒,校长与教师是校园文化的守护者,必须以专业、公正的态度处理霸凌事件。
“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获得制度上的支持——包括持续培训、明确指引,以及与家长的紧密合作——以维持纪律的同时,营造关怀与尊重的校园氛围。”
最后,蔡文铎呼吁学校驻警官应认真履职,加强校园安全监督、纪律管理及预防教育的执行。

Author

联合日报新闻室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