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練寫意 香港舞作《凝》邁向國際 楊雲濤:展現中國文化的另一種可能
Published at Oct 09, 2024 10:15 am
近年来,中国舞剧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被看见」。舞剧《咏春》刚于8月底开启欧洲巡演,首站便造访伦敦著名演艺中心沙德勒之井剧院,近期还会陆续巡演至法国与俄罗斯。大型舞蹈诗《只此青绿》亦于今年先后走访新加坡与土耳其,典雅的传统风韵赢得观众的交口称赞。
与这两部大型中国舞舞剧相比,香港舞蹈团近年来的焦点力作《凝》用另一种方式呈现中华文化。小巧又抽象的它是将传统理念与当代美学相融合的锐意尝试,亦从侧面展现了香港艺术家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创作思维。早前,《凝》走出香港、迈向世界,先后巡演至泰国、日本、澳洲、马来西亚等国家,为国际观众亲近中国文化提供了别样的视角。●文:香港文汇报记者尉玮 图:香港舞蹈团提供
香港舞蹈团一直探索中国舞的多样表达,透过舞蹈诠释、展现传统文化的意趣。近年来,在舞团艺术总监杨云涛的带领下,舞者透过武术训练锤炼身体,逐渐打造出质感独特的作品《凝》,其中选段《静听松风》一举斩获第13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奖,创香港作品之首次。
众声喧哗中,「安静」反而是最强音
在杨云涛看来,「身在庙堂,心有灵泉」是中国文人千百年来所追求的境界,亦是他希望透过作品所达至的精神状态。《凝》如此,新作《快雪时晴》亦如是。长久以来,人们总有某种固化的思维,中国舞就是具象的、热闹的、接地气的;抽象的看不懂的就是现代舞,是高级的,是西方的。杨云涛对此不服:「何必如此自贬?!」
在他看来,中国传统不只有大节大庆、热情喧闹,亦有极其凝练、安静与抽象的一面。
喧闹之中,「安静」反而会是最强音。「现代人没有强烈的鼓点与节奏就无法把握音乐,人们不再觉得一滴水的落下、一阵风的吹过是音乐,我们丧失了这种鉴赏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凝》是进取,亦是回溯。它摒弃了传统中国舞所依仗的人物角色、故事章程、音乐风格,而是让舞者透过武术的学习,安静地呈现身体的内在状态。动作的缓与急、气息的流动与凝止,自然而然融汇成一幅流动的山水画。这与传统的中国舞剧表现形式大相迳庭,却又真正复归了传统。杨云涛透过舞者的身体去表述:君子和而不同。
这种尝试,是颇有些曲高和寡的。「但作为一个政府资助的艺团,如果在艺术上不提出一点主张,整天去迎合这个迎合那个赚得盆满钵满,才反而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杨云涛说,「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打破国际观众对中国舞的既定印象
疫情后,《凝》相继成功巡演至内地及国外多个城市,讲述了另一个动人的中国故事。它的出海让海外观众看到,中国舞不是只有一个样子,中国文化不是只有一种解读,而有香港特色的中国舞原来可以这样。
「国外观众的反应很正面,这我一点不觉得奇怪。」杨云涛说,不论是去澳洲、马来西亚或是日本,观众面对这个没有剧情,甚至没有音乐的作品,总是看得很安静,沉浸其中。「我想要的也正正是这样的反应。」
他接触到的许多评论都说,在他们原本的认知中,这是现代舞,却又是从来没有见过的现代舞。「因为台上的每个招式和流动的气韵都是很中国传统的东西,却又没有了传统服装和人物。」原本简单粗暴的认知分类被狠狠地挑战了。
杨云涛也观察到,这次巡演所接触到的观众,华人与非华人基本各占一半。曾经,香港舞蹈团海外巡演,因为作品总是以中国文化为题材,也会着重挑选华人聚居的地区;这一次,舞团另作挑战,例如到澳洲,专门尝试了悉尼大学附近的剧场,让作品更加直接面对本地居民,「反响很好。」
高辨识度助力作品成功出海
《凝》的成功案例让杨云涛更深地意识到,作品要走出去,具有辨识度非常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内地的大型舞剧到香港演出,业界的交流日趋频繁,也让越来越多的香港观众对中国舞节目产生了兴趣。在杨云涛看来,内地在舞剧创作方面有着丰厚的资源与大量的人才,其舞剧往往大型、华丽,至近年来达至井喷之势,这是香港艺团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如果香港舞蹈团不另辟蹊径、树立自己的风格,并打造有辨识度的作品,会更加容易被市场所淹没。
《凝》越来越成为香港舞蹈团的一个代表节目,一方面,因其相对简约的舞台设计、中小型的场地要求、可多可少的人员配置,在巡演中可以更加灵活,并节省大量的运作成本;另一方面,也正因风格独到,更容易脱颖而出。「当艺术上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去和别人接触交流、推销自己的时候,人家才会觉得有意思。」
实际上,作为香港「九大」艺团之一,杨云涛一直非常看重香港舞蹈团所肩负的「香港文化大使」的责任。「我们要做的,一方面是大湾区内的交流,一方面是对外,落实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角色。包括下个月香港首次举办演艺博览,我们也参与其中。」他亦透露,除了海外的巡演,舞团之后与内地之间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多。10月底,《凝》将到深圳演出,之后也会造访上海等城市。舞团也在积极申请国家艺术基金。「我们只有做好自己一点一滴的事情,这种态势才会慢慢形成。除了本地演出,我们就是希望带作品出去交流。出去就是代表香港,要起到良好的效果。」
打造属于香港的艺术品牌
杨云涛感叹道,在中国舞领域要做出特色难,在香港来做中国舞更难。「香港团做中国舞作品,以前来说,经常是模仿的状态。」他想要走出另一条路,便时常陷入两难。「本身中国文化很多时候比较强调集体的能量,当你想要异军突起去展现个性的时候,便很容易不获理解。」
「但我不会放弃,」他说,「就像香港这个城市一样,它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要如何保存或者延续自己的独特性?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它有必要走出有自己特色的一条路。」
回归到中国传统,到武术中去寻找突破,杨云涛希望这个探索能让香港舞蹈团成为有特色的艺术品牌,「未必意味着带来很高的受众度,这很难两全其美。」他说,「但我们没有在重复、模仿内地的中国舞,也没有重复走原来中国舞剧的创作路子。」这便是意义所在。
「我始终相信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很大的空间,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和它之间的联系时,才是最重要、最好的,这才是真正地拥抱了传统文化。」杨云涛笃定道,「我是真心热爱传统艺术的。」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凝練寫意 香港舞作《凝》邁向國際 楊雲濤:展現中國文化的另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