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大年初七傳統習俗 河婆人吃擂茶慶人日

Published at Feb 16, 2024 04:47 pm

(本报美里16日讯)大年初七人日,客家人依旧延续传统习俗,在这一天备好香醇可口的客家擂茶,供作家人餐点和招待亲友,合家欢欢喜喜地吃擂茶庆祝,这也象征著一家团聚。

大年初七人日用擂茶招待亲友,乃客家人过年的文化特色。陈玉兰接受《联合日报》访问时说,今天是年初七,也是所谓的“人日”,为了继承客家人的传统习俗,用以七种蔬菜煮成的擂茶招待大家。

大年初七人日,客家人吃擂茶。

其实我们所谓的“客家擂茶”,严格说来,应是“河婆擂茶”。河婆人在砂拉越这片土地依旧保有刻苦耐劳的传统文化,在人日这天以7种不同的蔬菜搭配米饭,再拌上呈绿色的擂茶吃,一家大小围坐庆祝“众人生日”,与捞生有著异曲同工之妙。

她说,随著时代的演变,擂茶平日就可吃到。在新年期间大家大鱼大肉,因此在人日这一天吃擂茶,不仅寓意著美食文化的传承,也有清肠助消化的作用。

“擂茶其美味关键在于茶汤,是由多种不同蔬菜接谷类研磨搅拌而成,材料包括艾草、苦力心、九层塔及薄荷。”

用7种不同菜色配搭成的客家擂茶,属于保健良品。

陈玉兰在人日烹煮的擂茶采用7种菜式搭配,包括菜心、树仔菜、蒜、青菜、豆干、虾米、花生及菜圃,接著搭配上述多种不同药草、野草搅拌而成的擂茶渣。

“为了方便采集各种擂茶所需的蔬菜及药草等,我在家自种如苦力心、薄荷、艾草等所需食材。”

她说,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电子搅拌器取代了过去的擂棒及擂钵,所以只要有上述食材就可轻易制成,但其味道仍有别于使用擂棒及擂钵所制。

她表示,客家擂茶在市面上虽已普及化,但现代年轻人却也不懂传承至今千年的由来及典故。擂茶是老一辈的智慧结合而成的传统美食,加上大年初七人日作为‘众人生日’的客家重要菜肴,因此传承更为重要。

擂茶是客家人在年初七人日必吃的美食。

“擂茶芳香浓郁的秘诀,就藏在制作过程的一个细节里,那就是在‘擂’茶时所用的道具擂棒和擂钵。擂钵是以陶土拉胚制成,擂棒是以番石榴树干取材,大约砍至长约40公分,再去皮后即可使用,因此制作出的味道独特芬香。”

她认为,唯有使用擂棒和擂钵制作而成的擂茶渣,才能搭配出富有浓郁茶香味及食疗功效的擂茶。

“客家人的擂茶有纯厚的茶香味,不仅能生津止渴,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清凉解暑,滋补长寿的功能。”

陈玉兰表示,客家擂茶是传统的食俗。早期华裔南迁时,大批客家人定居砂拉越古晋、美里等落地生根,也将客家精神、文化、美食等,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传承,客家人就在这一天,以擂茶七样菜式欢庆众人的生日。

在家烹煮擂茶招待亲友,合家欢欢喜喜地吃擂茶庆祝。
陈玉兰在家栽种客家食材所需的植物,如苦力心及艾草等。

Author

Liew Li Mui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