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洲:为地下管网做“无创手术”
Published at Jul 31, 2023 09:32 am
“我们的项目,突破国外长期垄断该项技术所需原材料的局面,创新提出管网治理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实现长效治理。”近日,在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的现场,由福州蒂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地管通——乡村排水守护者”项目亮相,引发关注。
蒂创环境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黄宇洲是“95后”,他边读书、边创业,日前刚收到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录取通知书。黄宇洲回忆道,他于2013年考入福州大学水利专业。本科期间,他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大规模的乡村管网面临严重的老化破损。出生于水利世家的黄宇洲,深知水环境污染的表象在河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
“地下排水管坏了,挖开路面修复,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还影响市民的出行。”黄宇洲思索着,能不能在不挖开路面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修复?
本科期间,黄宇洲启动了创业项目“地管通”。这是一个运用非开挖修复技术,来对地下排水管进行修复的项目。
“我们让探测机器人进入排水管网,完成排水管网的全方位监测;随后,在旧管道内壁上衬一层光敏树脂,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使其固化。”黄宇洲说,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国产技术的瓶颈在于材料产生的这层新‘内壁’强度不够,因此需要依赖进口材料。
2018 年,本科毕业1 年后,黄宇洲创办了蒂创环境科技。其间,他带领团队与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创新研发了新的光引发剂,“其技术核心是改进了光引发剂与光敏树脂在傅克合成反应里的中间体,并优化光引发剂和光敏树脂配比,让材料具备更高强度、更经久耐用。”黄宇洲介绍,他们还在技术方案中适配了新型冷光源,效果更好,修复速度更快,且可保证管道安全运行30年。
黄宇洲表示,地下管网好似身体的血管,这样的非开挖修复就好似做了一次“无创手术”,不会施工扰民,用时也更短。
修复管网很重要,日常的监测、维护同样关键。而农村排水管道治理存在排水管网长、排查无从下手、缺乏保养维护等“恶疾”。
近年来,黄宇洲带领团队探索出一条以非开挖修复技术为核心、“排查、修复、数字平台”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的乡村管网治理一站式服务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比喻成水污染防治的‘三甲医院’,我们通过数字化平台,不仅能定期排查出‘问题管网’,还能及时给‘患者’进行数字化建档。同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排水管网运维领域,通过强化学习算法、搭建管网数学模型,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建立排水防涝预警模块与污水管网异常监测模块,推动中国管网运维技术领域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黄宇洲带领团队共完成3757公里排水管网排查,使313个村庄受益,每年使1300万吨河水免遭污染。
“现在,我们的项目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我会努力用数字化守护乡村管网,守护我国的碧水蓝天。”黄宇洲说。(梁凯鸿)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黄宇洲:为地下管网做“无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