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希望通过设立乡村合作社,杜绝中间商为赚取利润而抬高价格的现象,让民众买得起粮食。图为今年7月9日,雅加达一处米粮市场。
印度尼西亚希望通过设立乡村合作社,杜绝中间商为赚取利润而抬高价格的现象,让民众买得起粮食。图为今年7月9日,雅加达一处米粮市场。

惠民杜絕奸商 印尼擬設鄉村合作社

Published at Jul 22, 2025 09:38 am
(印尼22日讯)旨在让印度尼西亚乡村民众买得起重要物资的乡村合作社投入运作。普拉博沃政府计划在三个月内开设8万多家乡村合作社,以此提振地方经济,并为粮食安全提供更大保障。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星期一(7月21日)在中爪哇省克拉登(Klaten)镇为“红白乡村合作社”举行推介时,以大米为例说,一些米商的不诚实行为,导致国家蒙受100万亿印尼盾(约257亿7900万令吉)亏损。“开设合作社是政府为了缩短关键商品和药品分销链的部分工作。”
合作社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杜绝中间商为赚取利润而抬高价格的现象,让民众买得起粮食。合作社也会与国企合作,向农民购买未去壳的稻谷。
开设乡村合作社是普拉博沃继孩童免费营养餐计划后,推行的又一项重点社会政策。取名“红白”,与印尼国旗颜色和现任的“红白”内阁名称相呼应。
根据计划,合作社将发挥乡村经济中心的角色,民众除了可以通过合作社购买家用液化石油气、肥料和杂货,合作社也会提供存款、贷款、物流、医疗等服务。
合作社将由各乡村的地方领导管理运作,预计能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目前已有108家合作社准备投入运作。
依照规定,每家合作社可向国有银行贷款多达30亿印尼盾,年利率为3%,分六年偿还。这意味合作社的总借贷额可能超出240万亿印尼盾,不仅使国有银行承受更高的借贷风险,也可能增加地方财政负担。
印尼智库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CELIOS)估算,红白乡村合作社面临高达85.96万亿印尼盾的债务违约风险。智库执行总监奈鲁(Nailul Huda)告诉印尼媒体,国有银行助合作社融资而承受的机会成本是76万亿印尼盾,“这些资金如果拨到高回报领域,能减少机会成本”。
印尼以前也曾推行过合作社。彭博社报道,荷兰统治时期,合作社便已成立,到了苏哈多主政时期更大幅扩展。
苏哈多时期,政府通过津贴等方式为合作社提供支持,合作社也在分发肥料和大米,以及为农民提供信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帮助印尼在1980年代实现米粮自足。不过,合作社也被诟病过于依赖国家扶助,以致效率低下和被政治化。
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政治研究员瓦西斯多(Wasisto Raharjo Jati)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与苏哈多年代不同的是,红白乡村合作社接受的是政府由上而下的资助,而不是依靠会员积蓄和借贷。
他说:“红白乡村合作社的好处之一是能为农民提供财务上的支持。但它的弊端是村级官员的管理能力可能参差不齐。”
瓦西斯多也说,合作社可通过设较低的借贷利率,减少农民出现债务违约的风险。

Author

联合日报新闻室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