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典文学脍炙人口,中华文化除可用笔尖娓娓道来,也可以舌尖慢慢细味。踏入3月,香港的「香港艺术月」正在展开,在国际艺术爱好者、收藏家及本地艺术迷纷纷到城中各大展览参观的同时,有厨师想到将艺术文化与饮食文化联在一起,让大家参加艺术盛事时,以舌尖遨游文学艺术世界,品味书中的饮食哲学。●采、摄︰祖莲娜 文︰雨文
适逢「艺术三月」,M+博物馆与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携手呈献的标志性展览「毕加索─与亚洲对话」开展。
以毕加索生活点滴创菜式
The Mira Hong Kong(美丽华酒店)亦以毕加索的生活点滴、饮食偏好与艺术品为灵感,于WHISK及Vibes精心打造独特的餐饮与鸡尾酒体验。例如,以毕加索生平及饮食冒险为灵感的特别晚餐菜单,灵感源自1996年Ermine Herscher所着的《Picasso, Bon Vivant》一书,厨艺总监Sheldon Fonseca以法国南部经典菜肴为基础,融入巴斯克地区的鲜明风味,重现毕加索与其前卫朋友们在欢聚时享用的美食,菜单包括法国鸽肉、普罗旺斯炖菜等精致菜式,并搭配精选法国及西班牙葡萄酒,让大家品味艺术大师的饮食哲学。
另外,Vibes露天酒廊也推出三款以毕加索经典画作为灵感的调酒,包括「蓝色时期」的《老吉他手》、立体主义代表作《藤椅上的静物》及充满反战意味的《格尔尼卡》,每一款调酒都以创意方式呈现,让大家在品味美酒的同时,感受艺术的深邃魅力。
而最早将美食与中国文学交织在一起的是帝京酒店中菜及狮房菜,因为新鸿基旗下的帝港酒店集团的酒店有一班团队喜欢玩创意,酒店还打造一系列以艺术为主题的餐饮体验,亦有以中国文学著作为主题创作,将文学与艺术元素在美食中展现出来。帝港酒店集团区域市场传讯部总监谢睿晴与中式厨艺总监江肇祺师傅率领酒店大师级中菜团队,多年前已以文坛传奇作家张爱玲为题材,依据张氏一生及其作品为主轴,如《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心经》及《金锁记》等创作了多道与文学有关的菜式,如于2017年、2020年及2023年都分别推出「爱玲宴」,成为他们的特色,也获得老板支持。去年,再以粤菜演绎唐诗,以餐桌为基石、碗碟为画板、美馔为媒介,将诗情画意国学瑰宝变成桌上佳肴。
去年以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美食家」—— 乾隆所追求食疗与养生之道为主题创出宫廷御前养生菜「宫」及「唐诗宴」,器皿搭配都尽显宫廷古风。今年更以《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为蓝本,由中式厨艺总监江肇祺(Ricky)与帝逸酒店中餐行政总厨李家铤(Bosco)师傅创作「大观·十二钗」飨宴,帝京和帝逸的中餐厅呈献这独具文学韵味的创意餐膳。谢睿晴总监表示他们团队每次都花许多精力构思主题,事前要「读书」,再与厨师团队研究食材如何配搭之摆设艺术,每道都是心血结晶,见到不少客人除了每道菜都打卡还赞好食,就感觉心血没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