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右)强势回击特朗普(左)向全球发动的“对等关税”攻势。(示意图)
习近平(右)强势回击特朗普(左)向全球发动的“对等关税”攻势。(示意图)

外媒:习近平拟与美国 打大范围持久战

Published at Apr 17, 2025 12:27 pm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强势回击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球发动的“对等关税”攻势,演变成美中关税战。外媒认为,习近平坚信“东升西降”,且相信自己的战略正在奏效。因此中国尽管经济上不占优势,习近平仍准备与美国打一场范围远超过贸易的持久战。

华尔街日报16日发表文章指出,与特朗普相较,习近平虽在打持久战方面处于较有利位置,但外界疑惑的是,中国人民愿意承受多少痛苦及代价?这凸显习近平强硬的对美立场所不可避免的经济影响。

文章指出,这次与美国爆发关税战之前,中国经济就已陷入严重困境。前所未有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数十兆美元的家庭财富蒸发,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支出。而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让各级政府难以维持收支平衡。

习近平的政策是“以制造业为重”

与此同时,在习近平“以制造业为重”的政策推动下,中国工厂在国内需求疲软之际仍大力生产,导致国内通货紧缩恶化,并加剧了中国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

文章提到,整体而言,当今中国经济比2018年特朗普第1个任期时疲软很多,当时美中首度爆发贸易战,但中国经济成长率仍接近7%。而中国政府今年设定的经济成长目标只有5%左右,现在看来“似乎也偏高了”。

这篇文章直指,经济疲软并未阻止习近平对美国采取强硬立场,这是因为他坚信“东升西降”,“东”与“西”分别代表中国和美国。而习近平的信心源于中国在某些领域取得的进展,例如电动车(比亚迪)和AI(DeepSeek)。

用新成长引擎替代旧成长引擎

因此,只要中国最高领袖认为,对“大国竞争”至关重要的领域超越美国,整体经济疲软就是“可以容忍和控制的”。而习近平及他的核心领导圈子认为,中国今天面临的经济挑战是转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是用电动车、半导体等“新成长引擎”替代房地产等“旧成长引擎”的过程,且习近平相信他的战略正在奏效。

但文章强调,上述认知并不代表习近平能完全忽视其政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毕竟持续的成长和就业对中共维持政权仍很重要。但由于企业受到美国订单取消的冲击,预计这场美中关税战将导致更多人失业。

然而,尽管许多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太需要政策转变以维持经济成长,但几乎没有迹象表明,习近平愿意听从建议,把“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经济政策,根本性地转向“注重消费者”的政策。毕竟,这种改变需要对中国的经济模式乃至于政治模式,进行彻底的重新思考。

这篇文章认为,短、中期内,中国政府可能加大对制造业和大型项目的政府支出,试图缓和经济冲击。这种刺激措施将透过催生对钢铁和其他工业产品的需求及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与建筑相关的就业来促进成长。然而,这会导致生产过剩继续恶化及债务进一步上升。

文章最后认为,综合上述研判,尽管在经济上并不占优势,习近平仍准备与美国打一场范围远超过贸易的持久战。

Author

联合日报newsroom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