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24日讯)砂拉越总理拿督巴丁宜丹斯里阿邦佐哈里敦奥本(Premier Datuk Patinggi Tan Sri Abang Johari Tun Openg)指出,砂拉越政府与布城联邦政府目前正协商如何在碳交易机制下分配征收的税额(levy),相关制度正进入最终拟定阶段。
他说,此征税机制属砂拉越与联邦政府协调管理碳交易登记及符合联合国(UN)报告要求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马来西亚必须向联合国注册。至于这部分,将由联邦与砂政府共同协调。
“他们可能会征收碳税,因此这笔税收必须由联邦与砂拉越共享。目前我们正在制定这项机制。”
他昨日在古晋希格玛交流活动中心(Hikmah Exchange Event Centre,HEEC)出席第11届亚洲低碳国际会议(ICLCA 2025)开幕礼时,如是表示。
阿邦佐哈里指出,砂拉越依然是一个“碳负州属”,并拥有适合进行碳储存(Carbon Storage)的地带,包括沿岸已枯竭的油井,可纳入碳捕集、利用与储存机制(CCUS)。
他透露,砂拉越目前正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及国际碳验证标准组织(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erra)合作,以建立合理的碳价评估体系,并正与韩国及日本等国家探讨碳交易机会。
“如今,全球皆认同‘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这也是联合国碳框架公约(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arbon)下的核心理念。
不过,目前尚无统一公式,因此我们正与世界银行及Verra携手计算合理的碳价。”
他补充说,芬兰方面近期向他展示了一项新技术,可根据特定地块计算碳吸收价值。
“若这项算法被国际市场接受并通过认证,那么砂拉越的原住民习俗地(NCR Land)业主就能依据碳储存量开展交易。
我希望芬兰团队与砂拉越森林局能进一步完善这项计算体系。”
这场为期4天(10月22日至25日)的ICLCA 2025会议,由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UNIMAS)永续与再生能源研究所(ISuRE)及马来西亚工艺大学(UTM)低碳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并获得砂天然资源与城市发展部(MUDeNR)、能源与环境永续部(MEESty)及砂商务会展局(BESarawak)的支持。
以“创新路径推动可扩展低碳解决方案,迈向永续发展”为主题的会议,吸引来自20个国家共503名代表参与,包括学者、产业领袖及政策制定者。
会议聚焦于低碳创新、循环经济、永续生产、生物多样性与自然本位方法、气候公正与包容性转型等议题。
出席者包括砂拉越大学董事会主席丹斯里拿督斯里班里玛苏隆马芝莱(Tan Sri Datuk Seri Panglima Sulong Matjeraie)、砂天然资源与城市发展部常秘拿督阿都拉朱莱希(Datu Abdullah Julaihi)、砂拉越大学校长阿末哈达拉昔教授(Prof Dr Ahmad Hata Rasit)及马来西亚工艺大学低碳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何振雄教授(Prof Dr Ho Chin Siong)。
他说,此征税机制属砂拉越与联邦政府协调管理碳交易登记及符合联合国(UN)报告要求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马来西亚必须向联合国注册。至于这部分,将由联邦与砂政府共同协调。
“他们可能会征收碳税,因此这笔税收必须由联邦与砂拉越共享。目前我们正在制定这项机制。”
他昨日在古晋希格玛交流活动中心(Hikmah Exchange Event Centre,HEEC)出席第11届亚洲低碳国际会议(ICLCA 2025)开幕礼时,如是表示。
阿邦佐哈里指出,砂拉越依然是一个“碳负州属”,并拥有适合进行碳储存(Carbon Storage)的地带,包括沿岸已枯竭的油井,可纳入碳捕集、利用与储存机制(CCUS)。
他透露,砂拉越目前正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及国际碳验证标准组织(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erra)合作,以建立合理的碳价评估体系,并正与韩国及日本等国家探讨碳交易机会。
“如今,全球皆认同‘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这也是联合国碳框架公约(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arbon)下的核心理念。
不过,目前尚无统一公式,因此我们正与世界银行及Verra携手计算合理的碳价。”
他补充说,芬兰方面近期向他展示了一项新技术,可根据特定地块计算碳吸收价值。
“若这项算法被国际市场接受并通过认证,那么砂拉越的原住民习俗地(NCR Land)业主就能依据碳储存量开展交易。
我希望芬兰团队与砂拉越森林局能进一步完善这项计算体系。”
这场为期4天(10月22日至25日)的ICLCA 2025会议,由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UNIMAS)永续与再生能源研究所(ISuRE)及马来西亚工艺大学(UTM)低碳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并获得砂天然资源与城市发展部(MUDeNR)、能源与环境永续部(MEESty)及砂商务会展局(BESarawak)的支持。
以“创新路径推动可扩展低碳解决方案,迈向永续发展”为主题的会议,吸引来自20个国家共503名代表参与,包括学者、产业领袖及政策制定者。
会议聚焦于低碳创新、循环经济、永续生产、生物多样性与自然本位方法、气候公正与包容性转型等议题。
出席者包括砂拉越大学董事会主席丹斯里拿督斯里班里玛苏隆马芝莱(Tan Sri Datuk Seri Panglima Sulong Matjeraie)、砂天然资源与城市发展部常秘拿督阿都拉朱莱希(Datu Abdullah Julaihi)、砂拉越大学校长阿末哈达拉昔教授(Prof Dr Ahmad Hata Rasit)及马来西亚工艺大学低碳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何振雄教授(Prof Dr Ho Chin S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