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市20日讯) 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日前成功举办“东南亚讲坛”专题学术报告会。本次讲坛特邀新加坡社会科学大学校长陈大荣教授,以其著作《新加坡七百年史》为基础,作了一场深度梳理新加坡历史脉络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柯森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吴坚教授、各专业师生及国内外学界嘉宾共同参与了此次学术交流。
会议伊始,吴坚教授代表中心对陈大荣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评价其在新加坡历史研究领域的深厚造诣。陈大荣教授在报告中打破传统史学以1819年莱佛士登陆为起点的叙事框架,将新加坡历史上溯至14世纪,呈现出跨越七个世纪的宏大历史图景。
陈教授将新加坡七百年的历史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古代新加坡(14世纪-1819年)、殖民时期(1819年-1942年)、日据时期与战后合并(1942年-1965年)、以及独立建国与现代发展(1965年至今)。他强调,新加坡并非“年轻”国家,早期淡马锡及后来的新加坡拉王朝在区域历史中已有重要地位。
在分析历史动力时,陈教授聚焦族群互动与全球化进程的交织影响。他指出,从早期马来社群到近代华人、印度裔移民的不断涌入与融合,多元文化基因始终是新加坡历史演进的核心,深刻影响其社会结构与国家性格。
报告期间,与会师生积极互动,就古代新加坡考古发现、多元社会整合以及新加坡与周边地区(包括汶莱)的历史联系等话题展开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学界认为,陈大荣教授的研究为东南亚历史提供“长时段、跨文化”的全新视角,打破现代国家疆界,回溯区域古老联系,对于理解东南亚区域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动力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本次讲座不仅丰富了新加坡历史知识,也深化了华南师范大学与新加坡及区域学界的学术交流,为未来东南亚研究合作开辟新路径,注入新的思考维度。

陈教授将新加坡七百年的历史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古代新加坡(14世纪-1819年)、殖民时期(1819年-1942年)、日据时期与战后合并(1942年-1965年)、以及独立建国与现代发展(1965年至今)。他强调,新加坡并非“年轻”国家,早期淡马锡及后来的新加坡拉王朝在区域历史中已有重要地位。
在分析历史动力时,陈教授聚焦族群互动与全球化进程的交织影响。他指出,从早期马来社群到近代华人、印度裔移民的不断涌入与融合,多元文化基因始终是新加坡历史演进的核心,深刻影响其社会结构与国家性格。
报告期间,与会师生积极互动,就古代新加坡考古发现、多元社会整合以及新加坡与周边地区(包括汶莱)的历史联系等话题展开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学界认为,陈大荣教授的研究为东南亚历史提供“长时段、跨文化”的全新视角,打破现代国家疆界,回溯区域古老联系,对于理解东南亚区域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动力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本次讲座不仅丰富了新加坡历史知识,也深化了华南师范大学与新加坡及区域学界的学术交流,为未来东南亚研究合作开辟新路径,注入新的思考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