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里18日讯)肯雅兰全民党永久主席余清禄指出,沙巴亚庇高庭于10月17日裁定联邦政府未依《联邦宪法》第112C与第112D条规定支付沙巴应得的“40%净税收返还额”,构成违宪行为,这不仅是一场财政争议,更是一项攸关宪法尊严与邦联公平的历史性判决。
他在文告中表示,这项判决确认了宪法高于行政权的原则,象征马来西亚联邦制度迈入新的司法阶段,对联邦与沙巴、砂拉越三地关系影响深远。
宪法明定沙巴享40%返还权
余清禄指出,案件由沙巴律师公会(SLS)于2022年提起,质疑联邦政府自1974年以来未履行宪法义务,长达47年未检讨“特别拨款”。
根据宪法第112C与第112D条,沙巴自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起,便享有从沙巴境内征得的联邦净收入中40%的返还权。此机制旨在确保联邦与邦州之间的财政平衡,体现“合作而非隶属”的宪政精神。
然而,联邦政府自1974年后停止第二次检讨,2022年更以行政命令形式发布《沙巴特别拨款检讨令》(P.U. A 119/2022),单方面设定拨款比例,引发强烈不满并促使沙巴律师公会入禀法庭。
判决确立宪法至上与邦联平等
他指出,亚庇高庭在法官拿督赛莱丝蒂主持下裁定,联邦政府长期未履行检讨义务属违宪行为。法庭确认沙巴享有的40%返还权为宪法性财产权,必须持续执行,并强调这不仅关系州政府财政,更涉及沙巴人民的发展权与生存权。
此外,法院也认定2022年《检讨令》因缺乏协商程序而属无效或可撤销,联邦无权以行政命令取代宪法义务。
对联邦财政与政治格局影响深远
余清禄指出,此判决对联邦财政结构及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或迫使中央政府重新分配资源,甚至补偿自1974年至2021年间沙巴的欠款,总额或高达数百亿令吉。
他认为,砂拉越预料将援引此案作为先例,要求恢复本身应得的财政权益,促成沙砂两地形成共同施压的局面,加速《马来西亚协定1963》(MA63)的全面落实。
呼吁以制度改革回应宪法精神
“亚庇高庭的判决不仅关乎金钱,更是联邦公平、宪法尊严与邦联信任的重新建构。”
余清禄强调,联邦政府应正视判决精神,展开真正的制度性改革,而非以政治拖延方式规避宪法义务。
“唯有在法律与信任并重的基础上,马来西亚才能真正实现‘一个国家,三地平等’的联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