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在最新研究成果中,首次确证了火星存在固态内核。
据央视新闻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记录的数据,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并揭示其主要成分构成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
固态内核是甚么?
固态内核是由英格·莱曼在1936年发现的,成分主要是铁和镍。在45亿年前的地球早期,高温熔融的状态使较重的物质下沉到地球中心,较轻的物质上浮到地壳,这个过程称为行星分化。地核的成分因此可以推断为80%的铁、镍,以及一些轻元素。 其他的重元素例如铅和铀,不是含量过少,就是同其他轻元素结合而留在地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