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闽剧“金嗓子”梅花奖得主
Published at Jul 17, 2023 09:29 am
几天前,“2023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名单”公布,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艺术总监、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琼入选,成为20位入选者之一,这也是福建省第三位上榜该名单的演员。
陈琼出生在闽剧世家。“爷爷是闽剧团的司鼓,父亲是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的乐队主胡、作曲兼唱腔老师,母亲弹月琴还吹得一口好唢呐,哥哥陈强是担任闽剧主胡的国家一级演奏员,全家就我是专干闽剧表演的。”陈琼说。
父母深知这个行业的艰辛,不愿宝贝女儿再入这行。但陈琼初二那年瞒着他们报考福建省艺校闽剧班并被录取,他们只能无奈同意了。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道理的陈琼,十分刻苦,常摸黑起床吊嗓子,暑假仍留在学校练功房里一遍又一遍地练功。
1993 年,尚在闽剧班学习的陈琼以《窦娥冤·梦会》中窦娥一角,在福建省水仙花新秀新苗大奖赛上赢得优秀新苗奖。不久学校排大戏《盘龙剑》,她被导演王兰秋选中出演旦角,首次尝试跨三个行当表演。受邀观看演出的省实验闽剧院院长林瑛相中了陈琼,把她借到团里与自己同台出演了《梅玉配》。毕业后,陈琼正式成为该院演员。
林瑛、陈新国等前辈向陈琼悉心传授《卓文君》《王莲莲拜香》等多部经典闽剧。学习刻苦的陈琼进步很快,先后在多本大戏中出演女主角:《梅玉配》中勇敢追求爱情的贞玉,《莫愁女》中忧郁动人的莫愁,《荔枝换绛桃》中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冷霜婵……音域宽阔的唱腔也为她赢得闽剧“金嗓子”的美誉。
2011年6月,陈琼带着全新编排的《王莲莲拜香》来到成都,参加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角逐。“精心准备了3年,仅选剧目就反复推敲了几十次,吃饭、洗澡甚至连做梦都在揣摩王莲莲的人物性格,一心要把这个跋扈又嫌贫爱富、可恨又可怜的角色塑造好。”陈琼说,她的精彩演绎征服了评委们,最终以名列梅花奖南片赛区榜首的佳绩摘取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20多年来,她先后在近30个剧目中担任主角,代表作《贬官记》《生命》分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中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全国戏剧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等。她本人也获评国家一级演员、闽剧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等诸多荣誉,前年还首批入选全国百名优秀戏曲教师。
2018 年,她把闽剧带到了中国央视戏曲春晚。作为闽剧的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她还为闽剧的传承和推广进行了许多尝试——和同事们把几部经典闽剧制作成动漫作品,来吸引孩子们;进校园成立闽剧艺术兴趣班;拍摄闽剧微电影《遇见》,通过学校平台及网络播放;在师大附小、鼓一小等学校开设闽剧讲座。
(张旭阳/文受访者供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陈琼:闽剧“金嗓子”梅花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