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洲華人研究研討會 8月17日巫科大舉行

Published at Jul 26, 2024 04:59 pm

(诗巫26日讯)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与砂拉越科技大学孔子学院,将于8月17日(周六)在科大联办第五届 “婆罗洲华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时间为午8时至下午4时。

此项研讨会,最早是由文协与中国广州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于2015年共同倡办, 目的在于提供婆罗洲研究学者一个学术论坛, 藉以增进彼此之联系,并分享研究心得及学术成果。

第一届研讨会于2015年在砂拉越诗巫举行。有关研讨会迄今已在国内外举办了4届,所发表的论文总数,堪称可观;亦使长期受到忽视的婆罗洲华人这块研究领域,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第五届会议原本是计划于2020年7月在砂拉越诗巫举行。后因受到全球性新冠疫情影响,被迫展延。为使这项具有意义的会议能延续下去, 以提供平台让婆罗洲华人研究同道有机会进行交流, 文协与砂科大孔子学院, 遂决定于今年复办这项学术会议。

本届研讨会的议题共涵盖:在地族群历史 - 社会角色与宗教信仰、西婆罗洲华人公司史、砂华文学与语言及婆罗洲华人迁移史与族群建构四大议题。届时将有16位来自国内外学者, 到会提呈专题论文。有关会议正式议程将于会议举行前发布。

会议的基本讯息如下:

1. 时间: 上午8时至下午4时, 报到时间为上午8时至8时30。

2. 报名费全免, 主办单位将提供与会者会议手册及讲义, 午餐及茶点。

3. 与会者将获得主办单位颁予参与证书。

主办单位也要藉此特别感谢砂拉越旅游、创意产业及表演艺术部—砂拉越文化、艺术与资产促进基金拨款资助本届研讨会之举行。

有收到邀请信的社团及学校单位, 受促早日将与会代表名单呈予文协。主办单位也希望学校能鼓励高年级学生报名参与此项会议 ,以增进他们对婆罗洲的历史人文知识。

对这项研讨会有兴趣的个别人士, 可写上中英文姓名、性别及职业, 寄发至文协电邮scca1990@yahoo.com或拨电212253报名。

至于主讲人及议题即分别如下:

1. 砂拉越i-CATS 大学教授林煜堂  - 砂拉越华裔宗教与信仰趋势概述

2. 西澳大学“西澳华人两百年”研究项目学术顾问林芳燕 - 从一张地契说起 - 初探砂拉越诗巫南平人拓殖史

3.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黄其亮 - 早期诗巫潮州人社会结构与商业模式

4. 马来亚大学-文学硕士研究沈伟康 - 砂拉越古晋潮州人民俗文化研究—以人生礼俗为例

5. 广东梅州市客家研究院研究员周云水 - 从罗芳伯到刘善邦:婆罗洲客家先贤的历史建构与文化重构

6. 中国广东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研究员李欣祥 - 末代甲太刘阿生的历史地位

7. 印尼坤甸共同希望语言学院、西婆罗洲历史文化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罗启光 - 东万律兰芳公司遗址及文物一二事

8. 岭东科技大学助理教授谢永茂 - 兰芳共和国秘史–大唐总长宋插伯

9. 中国梅州罗芳伯故居纪念馆林峰 - 择时而动、负重前行 - 兰芳公司政略小识

10.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副院长/中文系助理教授林良娥 - 原乡、族群与在地情怀:沈保耀《浪迹浮沤吟稿》之书写风貌

11. 香港理工大学讲师洪英 - 砂拉越诗巫福州话的发展与演变

12.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林青青 - 砂拉越诗巫兴化垦场历史与语言初探

13. 淡江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助理教授陈琮渊 - 旅行者所见的历史:冷战时期北婆三邦华人社会与城镇发展

14. 台湾屏东大学中国语文学系黄文车 - 从维新到实践:新华小报《日新报》中的婆罗洲书写与影响

15. 国立中央大学客家语文暨社会科学学系刘瑞超 - 山芭菜、家乡菜与客家菜:沙巴客家料理中的族群想象

 16.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阮光安 - 政局变动中的砂拉越华人多重身份认同——基于身份认同理论的一点思考

另一方面,为使此研讨会顺利举行, 一个以许益品为首的筹备会阵容皆成立,以下为阵容名单:

顾问:许赞礼医生、拿督刘乃好、本固鲁蔡雄基、陈锡监、刘伯举, 天猛公拿督刘利

民、韩孟奇院长

主席:许益品

副主席:刘锦虎、黄声心博士

财政:江宗渺

文书组:蔡增聪、阮光安

会议组:吴诰赐、蔡增聪、阮光安、黄其亮

接待组:刘锦虎、江宗渺、苏少萃、许为健(华青团)

学术考察组:本固鲁蔡雄基、林礼长

场务及报到组:杨诒钫、黄其亮、李炎城、陈益锋、张维杰(华文学会姐妹会)

宣传及摄影组:余雪兴、林礼长

Author

联合日报newsroom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