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美里20日讯)砂拉越游泳协会副主席陈志熙指出,本州许多优秀运动员在中学毕业后便逐渐流失,原因在于政府与相关单位缺乏持续性的支持,导致运动员难以在升学或就业后继续投入训练。
他说,“运动员要继续发展,需要有明确的平台与制度性的保障。不只是金钱的补助,而是能让他们在训练之余仍拥有教育或就业的出路。
陈志熙坦言,目前砂拉越的运动俱乐部多以非政府组织(NGO)形式运作,资金来源有限,主要依靠赞助,政府也鲜少直接给予支持,导致教练与协会在长期培养方面面临巨大困难。
他举例,部分国家和企业早年会“领养”运动员,提供学业奖学金或就业机会,让他们在退役后仍有保障。惟在本地,这类制度并不健全,运动员及家长因此普遍缺乏信心。
他强调,很多人会认为,与其让孩子继续在体育路上摸索,不如专注学业,至少毕业后还有文凭可以找工作。运动员若缺乏后续保障,往往到20岁出头便被迫放弃。
陈志熙认为,砂拉越要培养出具国际水准的运动员,必须建立长远的方针,尤其是如何在中学毕业后为运动员提供持续发展的机会,包括大学优先录取或与大型企业配合的就业机制。
“否则我们很难见到像以往一样,持续涌现精英运动员。即使有潜力,他们也会因为没有保障而选择离开赛场。”
他呼吁砂拉越政府、体育理事会及企业共同商讨方案,建立完善制度,为运动员的未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