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懷舊音樂會延續流行歌曲生命 張國林為甘草唱將製造平台是一種傳承
Published at Jun 12, 2023 10:57 am
流行文化一直是香港的软实力,特别是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无论是电影电视作品、流行歌曲、广播电台都发展蓬勃,冠绝东南亚,堪称流行文化的黄金时代。可惜政府没有重视和好好利用,直到今年才意识到流行文化是个宝藏,设首届「香港流行文化节」,带领观众重温香港流行文化黄金时代的经典作品,见证香港的发展和精神,透过文化节呈现生生不息的文化流转、传承、突破和发展,实在是迟做比不做好。香港文汇报记者专访香港流行文化黄金时代的见证者们,他们亲身经历了当年香港歌、影、视及演唱会的全盛及低潮时期,感受到行业中的机遇和挑战,分享香港流行文化过往的故事,展望未来的发展和希望。
流行金曲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每个年代的流行金曲毋庸置疑都是当时的潮流文化象征,当香港粤语经典歌曲的前奏响起,无论来自哪里、说着何种方言的人都能哼唱上两句。在香港流行文化黄金年代到来前,已经有一批在夜总会、餐厅、酒廊、庙街街头演唱的歌手作基础,他们的流行歌曲令当时的娱乐资源更为丰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原创广东歌愈来愈多,很多歌手都选择举办个人演唱会,由香港大会堂、浸会大学的大专会堂开始,到伊利沙伯体育馆、香港文化中心、红磡体育馆,演唱会愈开愈多,愈来愈大型,反映歌手专业性、表演格调愈来愈提升,至今看演唱会成为港人最重要的娱乐项目之一,演唱会的兴旺也是香港流行音乐兴盛的反映。◆ 采、摄:香港文汇报记者 胡茜、焯羚
粤语歌不但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产物,更是追忆逝去年华的背景音乐,浓缩了一片城市缩影。早期的粤语歌曲较为通俗,被视为基层的歌曲,欧美英文歌及日本歌才能称得上流行音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有一批歌手活跃夜店、夜市、街头巷尾演唱,例如以演唱粤曲小调而闻名的郑锦昌、「庙街歌王」尹光,加上台湾的国语歌传到香港,国、粤语歌大混合歌星潘迪华、姚苏蓉、杨小萍、青山、邓丽君、鲍立、刘家昌、尤雅等。当迈入流行文化的黄金时代,香港乐坛新一代作曲、作词人和歌手开始创作出原创广东歌,一线歌手也开始在愈来愈大型的会堂开演唱会,观众也不会从纯粹欣赏唱歌到要求劲歌热舞表演而入场。而随着岁月催人,时代变化,曾经在一线的歌手可能要退居二线,他们只是不要大压力,他们唱歌的能力没减。他们的歌迷同样成为银发族了,但他们的喜好没有变,需要听歌睇演唱会,造就了怀旧音乐会仍然有市场。
事实上如今香港的演唱会有多个层次,怀旧歌手担纲、实力派流行曲歌手、人气偶像歌手各有自己的拥趸,亦因此令到香港演唱会生生不息,而歌手在演唱会中会将不同年代的金曲串联演唱,令年轻人有机会认识不同年代的歌曲,故演唱会制作公司、制作人在繁荣香港乐坛中发挥重要作用。天星娱乐的陈淑芬被誉为「大型演唱会之母」,耀荣娱乐老板张耀荣被封为「演唱会之父」,香港歌星没有试过由耀荣娱乐帮忙举行演唱会的红极有限。另一个张生就是环星娱乐的老板张国林,就是「怀旧音乐会之父」,一班从一线退下来的唱将歌手全靠有这位演唱会制作人的坚持,才得以继续发光发亮!满足他们同年代的乐迷,造福银发族,实在是大功德。
「金曲演唱会」应市场而生
有「金曲演唱会」就想到「环星娱乐」,「环星」是一家老字号的娱乐公司,专注香港音乐市场多年,老板张国林便一路为香港金曲摇旗,从未停歇,以视听之娱风靡两岸三地及全球华语地区,环星传承隽永经典,拥趸有口皆碑。说起来,张国林在香港的娱乐界摸爬滚打已经几十年,1992年,他在香港成立环星音乐国际集团,从此成为香港其中一间著名唱片及娱乐机构,以「非凡音乐·精彩娱乐·创意无限」为宗旨,不遗余力推广音乐。
尽管目前「金曲演唱会」已经成为一种香港独有的娱乐、怀旧模式,但这种形态并不是天然的,「都要去看市场。我开了『环星』金曲演唱会20年左右,20年前真的没有人去发展这种类型的演唱会。那时候讲究流行市场,但是有一帮人,在机缘巧合下,签了一些歌手,很有实力,可是唱片不卖得。那我们不想流失这种天赋,就想做演唱会,2002年开始,很多『金曲歌手』就开始了这条路。除了开演唱会,也会做成DVD,慢慢发展起来。」张国林说道。
实力派歌手的声音力量
张国林于2002年成立「环星娱乐」,专责管理艺人娱乐事务、演唱会制作统筹,安排歌手于香港及海外巡回演出、并为商业机构提供广告代言等服务。多年来「环星」制作的金曲演唱会数之不尽,现时,几乎所有香港金曲演唱会都由「环星」主办制作,故成为香港怀旧金曲骚之龙头,堪称香港乐坛「怀旧金曲班霸」,其唱片的金漆品牌WSM在本地及海外均广为人知。有些实力派歌手在此之前,没有受众群,需要在张国林的发掘下让观众知道声音的力量。「比如张伟文在2003年签约,开始出唱片,之前就没机会让别人听到他的声音,包括《离别的叮咛》,在当时是很红的歌曲。」张国林说。
对于歌手的选择,他解释道:「第一有一定的知名度,第二就是很能唱,他们未必要有自己的『首本名曲』的,很多歌手都是采用翻唱的模式,也都可以卖得很好。一类是本身很高的知名度,已经可以在红馆开演唱会,甚至可以回到内地去发展、演出,那他们就不会在香港开相对小型的演唱会,另外一类就是有知名度,但是没票房,所以『第二梯队』就很难形成,除非有很大型的宣传。」
「环星」历年在经典金曲的领域大放异彩,2010年更增设全新音乐品牌「musicNEXT」,致力栽培具潜质的年轻歌手,参与多方面的演艺工作,培育乐坛新力量,拓阔经典金曲以外的视听空间,令音乐领域更趋多元化。「环星」艺人远赴外地献唱,演出地点遍及全球各地,「香港人移民之后,思乡情切,当演唱会在当地开的时候,就会引起很多港人的拥趸。」张国林说,甚至在演唱会之后录制的DVD,也是一解思乡之苦的良药。
传统金曲旋律不可丢弃
疫情之后,香港演唱会层出迭见,搞金曲演唱会的亦不甘落后,紧锣密鼓地筹备了大量歌手的演出。
「例如许冠杰那样的演唱会,对于我们这年代的人来说,就是万人演唱会。」张国林说,根本没人介意其他听众在旁边唱,因为那就是一个时代记忆,代表的是他们的青春。「香港现在流行速食文化,反而对于这种演唱会陌生了一些。」他认为,模式可以改变,也能有新的创意、发展新的歌手,组成新的「梯队」,但是,有些传统的东西不应该丢弃,包括「金曲」的旋律,对于旧一辈歌手的尊重等。
近十年,「环星娱乐」的队伍逐渐壮大,在疫情之前,已经逐年发展更多歌手,每一年的演唱会数量都在递增,更在观众的呼声下加场等。可惜一场疫情使场地受限,「疫情目前恢复之后都变得比较难做,」张国林说,「因为现在国际上的歌手、演出团队越来越多来到香港,除了观众之外,也让场地的数目变得难以支撑。」不过,2023年,张国林依然在不停地努力,让金曲歌手们逐渐回到观众的目光中,让黄金时代的声音继续唱响香江。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辦懷舊音樂會延續流行歌曲生命 張國林為甘草唱將製造平台是一種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