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马来西亚校友会组团到国会参访后合照,左2起:赖贞瑝、李存孝、陈泓缣及黄书琪。
北大马来西亚校友会组团到国会参访后合照,左2起:赖贞瑝、李存孝、陈泓缣及黄书琪。

北大大马校友会办国会参访 搭建留华专才与政策制定者交流平台

Published at Aug 06, 2025 04:13 pm
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举办国会参访活动,为留华专才与国家政策制定者搭建沟通桥梁,深入探讨国家发展与青年人才相关议题。

上周二(7月29日)的参访活动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北京大学马来西亚留学生会(AMSIB)以及清华大学马来西亚留学生会(THUMSA)的代表团成员,并与多位国会议员和政府高层进行了深入交流。

出席交流会的嘉宾包括怡保东区国会议员兼北大东方奖学金得主李存孝、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以及居銮国会议员兼马来西亚人才发展机构(TalentCorp)主席黄书琪。

在会上,李存孝与陈泓缣分享了他们在国会中的职责与挑战,并介绍推动政策落实的宝贵经验,让与会代表对马来西亚的立法程序及议员监督职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书琪则着重介绍了TalentCorp的人才发展策略。她指出,政府不仅积极鼓励海外专才回流,也应善用他们在海外建立的国际网络,将其视为国家宝贵资产。

她以潘建成博士回国投资半导体产业为例,说明政府正在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具备先进技术与资源的专才回流,共促国家发展。

学生代表方面,AMSIB主席田嘉庆与THUMSA会长李子晴分别介绍了在北京就读的马来西亚学生概况,包括专业分布与未来发展潜力。

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会长赖贞瑝则代表全体校友与学生,正式提出3项核心建议,以协助回国的留华专才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营造一个“有方向、有安全感、有归属感”的良好环境。

第一项建议为简化文凭承认机制,赋予海归人才“安全感”。赖会长建议政府建立“重点院校与科系清单”,简化认证流程,并扩大对文科与社科文凭在公共服务体系的认可,同时为新兴跨学科专业制定职业能力标准,减少重复认证。

北大马来西亚校友会参访国会,与多名国会议员及政府官员就国家发展、青年人才政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第二项建议为明确职业发展路径,提供“方向感”。他呼吁政府与行业协会合作发布“人才需求白皮书”,明确关键产业如绿色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所需技能,并建议推行“职业认知计划”,加强学生与本地企业之间的互动。

第三项建议为构建发展生态系统,增强“归属感”。赖会长提出推行“双导师制”,为回国校友配对行业专家及学长学姐,提供指导与支持;并建议设立“暑期实习直通车”计划,由政府协助安排大型企业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毕业前提早融入本地职场文化。

赖贞瑝总结表示,相关建议汇聚了校友与学生的集体心声,盼望借助政府与私营领域的协力合作,实现个体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协同前进,共同为马来西亚繁荣的未来贡献力量。

Author

联合日报newsroom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