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慈善會撥款8萬4750令吉 2獨中340清寒生受惠

Published at Apr 06, 2024 02:30 pm

(本报美里6日讯)美里华人慈善信托委员会今年拨出4万令吉的教育基金予美里2所独中(即培中和廉中),另拨款4万4750令吉助学金予340名家境清寒的在籍中、小学生,由主宾砂交通部长拿督斯里李景胜主持移交暨颁发仪式。

美里华人慈善信托委员会主席天猛公杨惠生在致词时表示,中华文明有句谚语“前人种树,后人遮荫” ,饮水思源、感恩图报,也是同样道理。作为后来者,我们不应该忘记前人辛劳和贡献。

他相信,有许多美里人不知道美里华人慈善信托委员会的来历和独中教育基金的来源。所以他有必要给予介绍。

拿督斯里李景胜(左者)颁发助学金予廉律中学合影。

他说,美里华人慈善信托委员会成立于1953年,是英国殖民地政府时期就成立,当时在宪报上公布7人管理小组,他们是当时美里的商界闻人、社会贤达,即会长伍景伊、顺序是钟练霖、谢晋新、沈清溪、杨柳、蔡可木、温志露。这个慈善信托委员会负责管理当时的美里大伯公庙建立于1913年,美里老人之家(1953年),珠巴华人义山(1915年)。

他进一步表示,美里华人慈善信托委员会每3年一届,到今天已是24届,这届是由他担任主席,署理主席是本曼查林礼钦,秘书黄晋钦,财政本固鲁冯兆明,委员是本固鲁方凤金,甲必丹余继香,郑春伟,沈德光,陈德烈,沈顺展。

谈到店屋教育基金的来源。杨惠生说,众所周知,美里人联党以拿督巴丁宜陈康南为首的宏愿队伍在2005年成功创造奇迹,把美里升格成为砂拉越第二个城市。但很多人未知道,早在1994年人联宏愿队就为美里两间独中争取到4间在百利达的三层店屋,作为永续的产业,并把每年的租金分拨给两间美里独中作为办学基金。同时也个别给美里中小学华裔学子提供每年一次的清寒助学金鼓励学子们努力求上进,成为社会栋梁。

拿督斯里李景胜(左者)颁发助学金予培民中学合影。

杨惠生呼吁在座每位同学们都不应忘记母校培育之恩,尤其是董事部多年来的对华校的维护和和发扬光大所作努力和贡献。

出席者包括主宾砂交通部长拿督斯里李景胜,砂副旅游部长拿督陈超耀律师的代表谢家洪、美里市长俞小珊、美里区国会议员赵俊文律师,美里华人慈善信托委员会主席天猛公杨惠生及成员。

今早,共有12所小学125名学生获颁助学金,分别是中山小学11名、罗东中华公学10名、美里中华公学20名、美里北校5名、巴甘中华公学5名、圣哥伦巴小学5名、埔奕中华公学20名、都九小学10名、珠巴中华公学18名、杜当中华公学10名、圣约瑟小学9名、天猛公拿督MUIP国小2名,每名100令吉,合计1万2500令吉;中学方面,有14间中学215名学生获颁助学金,每名150令吉,合计3万2250令吉。

砂交通部长拿督斯里李景胜(左者)在众嘉宾陪同下,颁发助学金予中山小学时摄。
李景胜(左者)颁发助学金予罗东中华公学合影。
美里中华公学领取助学金时摄。
美里北校领取助学金时摄。

巴甘中华公学领取助学金时摄。
埔奕中华公学领取助学金时摄。
珠巴中华公学领取助学金时摄。
杜当中华公学领取助学金时摄。

Author

Liew Li Mui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