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前海,有一个服务深港及世界青年创新创业的国际化服务平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梦工场一期建成至今累计孵化创业团队上千家,被称作「创新创业的热土」。在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有一座充满活力的加速器Bayswork,它不仅是60家港企的港湾,更是港青郑思怡实现梦想的舞台。谈及融入大湾区的历程,郑思怡感慨万千:「港人要想在内地发展,需要深入了解当地政策、文化,多交朋友。」如今,Bayswork在她的带领下,已成为前海入驻企业最多的孵化器之一。 ●香港文汇报记者 李昌鸿 深圳报道

随后的三年疫情期,虽然两地通关需要隔离,但郑思怡毅然选择留在深圳,将这里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她深知,疫情只是暂时的,而前海的发展潜力却是无穷的。在这段时间里,她更加深入地了解内地的市场环境、政策导向和人文风情,也为日后的Bayswork加速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看好前海潜力 2000万创业
郑思怡来前海前,父母一直在香港从事资源回收业务,多年来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当她北上发展从事项目投资时,父母给予了积极支持。郑思怡自己也集结了一些社会资源,吸引了一些同样看中深港合作孵化器模式的股东加入。2022年,她以2,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创办了Bayswork加速器。这座面积3,700平方米的加速器,不仅配备了会议大厅、宠物室、会议室和企业空间等完善设施,还紧邻深圳地铁1号线鲤鱼门站,为入驻的港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附近的前海人才房龙海家园,更是让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无后顾之忧。
行业涵盖AI文创科技金融
创办Bayswork两年来,郑思怡几乎每天都沉浸在繁忙的工作和服务入驻企业中。而这份付出也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如今Bayswork已经吸引了60家创业企业入驻,涵盖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文创和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几乎所有企业都是港企。这些企业在Bayswork的孵化下成长壮大,为前海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业科技投资 回报高达10倍
在助力初创企业发展的同时,郑思怡自己也捕捉投资机会。经过多方考察,她谨慎地选择了20多家企业进行投资,其中就包括一家在Bayswork从事农业科技的公司。这家农业科技公司利用闲散空间和空旷场地进行垂直种植沙律菜、蘑菇和小番茄等,产品销售火爆,甚至远销全国各地,成长势头迅猛,郑思怡的投资也因此获得了高达10倍的回报。她表示非常看好这家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会继续持有这份投资。
然而,运营加速器并非易事。郑思怡坦言,管理、招商、服务以及租金压力都是需要面对的挑战。幸运的是,2024年10月,《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创新创业企业遴选管理办法》正式发布,为Bayswork带来了新机遇。
「一元遴选」政策 助减租金压力
根据这一政策,前海管理局推出了「一元遴选」计划,为通过遴选的企业提供每平米1元的租金优惠。这一政策极大地降低了入驻企业的租金压力,也让Bayswork得以轻装上阵,从以前的注重招商转变为更加注重服务。
「以前有的港企15平米租金要6,000元,现在有『一元遴选』政策优惠,仅需15元。」郑思怡感慨地说,「这一政策不仅降低了港企的营运成本和租金负担,还让我们能腾出更多的精力来助力企业成长和服务。」
在Bayswork的推动下,多家入驻企业达成了合作共识。其中,三家企业凭借各自的品牌推广优势、供应链优势和媒体优势,共同开发夜视仪产品。2024年8月,他们在美国一个众筹网站成功募集了200万美元,许多产品已经交付使用,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还为Bayswork的入驻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郑思怡表示,未来Bayswork将继续推动入驻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