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里1日讯 )一本把历史重新显影珍贵的《 美里100年》( MIRI 100 YEARS )双语(中英文) 画册这个月将出版。画册梳理的历史纹理,从拉者布洛克王朝,美里沦陷日军3年8个月、英殖民统治到砂拉越独立后与马来亚组织 “马来西亚”时代 ,每一张泛黄的历史相片、每一段文字、每一份尘封已久的文献,都是重新铭刻美里的记忆,也重新定义美里乃至砂拉越历史,除了勾起目前人们的回忆,也将留给下一代真实的历史记录。
美里历经115年岁月洗礼,从一个小渔村蜕变成为今日繁荣的经济重镇。但是,这许多历史在时光流逝、环境嬗变后多已佚散、湮灭,人们不复记忆,本书作者,资深媒体人罗启光凭借数十年来对社会的关切与专业敏锐的新闻触觉,查阅大量档案,收集国内外关于美里的珍贵资料,包括文字记载、历史相片、口述记忆等,经年累月整理、考证、反复求证,撰写出这部详实的地方志作品。尤其是曝光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相片,例如:从加拿大山钻下一号井,发现油源后,美里巴刹发展珍贵图片;1941年12月16日晚上日军在丹绒罗邦登陆;1945年6月15与16日, 美国海军轰炸美里巴刹成为废墟,仅大伯公庙逃过一劫,可谓神明显灵图片。这些都值得历史学家进一步研究。
1945年盟军在罗东反攻抢滩重现当年许多历史的瞬间,可说有极大的学术意义,这本书不仅是对美里华社、华校,工业、商业、政治等等百年发展历史的回顾,更是砂邦发展脉络的一个缩影。
《美里100年》图文并茂详尽呈现了美里的地方建设、文化艺术、社会变迁、社群发展,乃至呈现了曾在战火蹂躏下砂人坚韧的生命力。书中一页页历史影像与文字背后,是美里由简陋荒村到繁华城市壮丽蜕变的记录,也铭刻了无数先贤艰苦奋斗创办华校的伟大精神. 画册亦刊登美里省(旧名为砂拉越第四省)行政中心马鲁帝历史性珍贵图片,峇南1962年,美里及实务地1983年,2025年大水灾情况。

1945年6月15日美国海军轰炸美里。 这本精装书总共240页 ,里有700余帧珍贵相片,印刷2000本,每本售价定为100令吉。此书1000本将捐给培中与廉中,所得款项悉数充作两所独中教育基金。
砂拉越旅游部副部长拿督陈超趯律师在画册序文中指出,美里从一个小渔村蜕变成为今日繁荣的石油重镇。但是,这座城市的百年风华,却因历史记录的零散与缺失,让许多人不了解她的前世今生。当城市发展的脚步快速滾动,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这片土地的根源越发逐渐陌生,《美里100年》这本书的出版显得弥足珍贵,她像城市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时光长河中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让历史的脉络变得条理清晰。
陈超趯说,历史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过去的回顾,她也是未来的基石。美里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因为长期缺乏系统的梳理与保存,收集资料也不易,以致留下了许多空白。
他说 ,《美里100年 》作者罗启光从事新闻业数十年,秉承对历史的考据精神与兴趣,穿梭于国内外档案室的尘埃与文字之间,将散落的史料与珍贵的历史让她重新显影。
书中收录的每一张泛黄的相片、每一段记录、每一份尘封已久的文献,都是重新铭刻美里的记忆。这些详资料不仅填补了地方史的空白,更让后人得以窥见先贤拓荒的艰辛、战火洗礼的烙印、地方发展的演变、城市崛起的波澜壮阔,以及多元族群交融、和谐共存的智慧。这是一部属于全体美里人乃至砂拉越人的集体记忆之书,更是献给未来的一片明镜,让人鉴往知来。

美里中华总商会本周五将隆重庆祝100周年纪念。这张图片是在在1952年2月24日现有大街会所落成开幕时全体理事合影。 美里市长兼埔奕区州议员俞小珊在序文中说,《美里100年》详尽呈现了美里的地方建设、文化艺术、社会变迁、社群发展,乃至呈现了曾在战火蹂躏下砂人坚韧的生命力。书中一页页历史影像与文字背后,是美里由简陋荒村到繁华城市壮丽蜕变的记录,也铭刻了无数先贤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他说,在美里升市20周年及开埠115周年之际,资深报人罗启光出版《美里100年》恰逢其时。这本书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事迹与民众集体的记忆,可说弥足珍贵。他向作者罗启光致以崇高的敬意,也向每一位曾为美里发展默默耕耘的砂人致敬,因为大家风雨无阻,携手同行,我们才能享受到这片土地对我们无尽的反馈,各族才能和谐共存。愿大家在美丽的家园中继续迈着稳健、自信的步伐,奔向下一个新的发展里程碑。
俞小珊指出,美里市曾在二战的硝烟中夷为平地,在百废待兴之中,美里人乃至砂人凭借坚强的意志浇灌一寸寸脚下的土地,最终使它变成绿油油的菜园,反哺着广大人民。
美里是世界著名油城,顺应时势发展,砂人战后重振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百年内便向现代化飞跃,打造成为先进的智慧城市,这是重吨的史册上值得一书的卓越成绩。美里的成功故事恰恰是一部属于砂拉越人民奋斗史的印记。
俞小珊相信这本书不仅可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她也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历史是积淀,也是开端。它值得每一位砂人细读,以便更深刻理解今日成就来之不易,也更加珍惜这片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却能互相包容的土地。
《美里100年》不仅是一部地方志的典范,更是这个时代最美好的礼物。它记录的不仅仅是城市景观的改变,它也是砂人奋斗不息的精神体现,是人文力量赋予砂人无限的动力,是一代又一代砂人实现梦想的见证。俞小珊认为,这本书将走进更多人家的书架,也走进更多人的心中。愿读者们在翻阅这些文字与影像时,都能感受到身为美里人乃至砂拉越人的那份自豪与深重的责任。

相隔100年的美里空景。 作者罗启光对这本双语画册的顺利出版,感谢报界朋友的协助,包括摄影界前辈梁振权(已故大风影社老东主)、摄影家梁春明、罗顺恩,古汉年、蔡南林,王维振以及许许多多历史相片收藏爱好者。而前联邦部长丹斯里拿督陈华贵协助致函国外档案室征得同意使用珍贵的相片,尤其对本书贡献巨大。
他说,有了他们的支持,才能实现把历史相片、尘封已久的文献及那些美里的记忆,重新定义留给下一代真实的历史记录。
这本双语书不举办推展礼、不征求商业广告, 其中印刷总数的一半赠送美里两所独中;本区所有华小等图书馆也获得这本记载历史的书籍。剩余的数百本将通过各种管道、销售点推售,定价为100令吉。

美里空景。
美里历经115年岁月洗礼,从一个小渔村蜕变成为今日繁荣的经济重镇。但是,这许多历史在时光流逝、环境嬗变后多已佚散、湮灭,人们不复记忆,本书作者,资深媒体人罗启光凭借数十年来对社会的关切与专业敏锐的新闻触觉,查阅大量档案,收集国内外关于美里的珍贵资料,包括文字记载、历史相片、口述记忆等,经年累月整理、考证、反复求证,撰写出这部详实的地方志作品。尤其是曝光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相片,例如:从加拿大山钻下一号井,发现油源后,美里巴刹发展珍贵图片;1941年12月16日晚上日军在丹绒罗邦登陆;1945年6月15与16日, 美国海军轰炸美里巴刹成为废墟,仅大伯公庙逃过一劫,可谓神明显灵图片。这些都值得历史学家进一步研究。
1945年盟军在罗东反攻抢滩重现当年许多历史的瞬间,可说有极大的学术意义,这本书不仅是对美里华社、华校,工业、商业、政治等等百年发展历史的回顾,更是砂邦发展脉络的一个缩影。
《美里100年》图文并茂详尽呈现了美里的地方建设、文化艺术、社会变迁、社群发展,乃至呈现了曾在战火蹂躏下砂人坚韧的生命力。书中一页页历史影像与文字背后,是美里由简陋荒村到繁华城市壮丽蜕变的记录,也铭刻了无数先贤艰苦奋斗创办华校的伟大精神. 画册亦刊登美里省(旧名为砂拉越第四省)行政中心马鲁帝历史性珍贵图片,峇南1962年,美里及实务地1983年,2025年大水灾情况。

砂拉越旅游部副部长拿督陈超趯律师在画册序文中指出,美里从一个小渔村蜕变成为今日繁荣的石油重镇。但是,这座城市的百年风华,却因历史记录的零散与缺失,让许多人不了解她的前世今生。当城市发展的脚步快速滾动,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这片土地的根源越发逐渐陌生,《美里100年》这本书的出版显得弥足珍贵,她像城市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时光长河中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让历史的脉络变得条理清晰。
陈超趯说,历史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过去的回顾,她也是未来的基石。美里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因为长期缺乏系统的梳理与保存,收集资料也不易,以致留下了许多空白。
他说 ,《美里100年 》作者罗启光从事新闻业数十年,秉承对历史的考据精神与兴趣,穿梭于国内外档案室的尘埃与文字之间,将散落的史料与珍贵的历史让她重新显影。
书中收录的每一张泛黄的相片、每一段记录、每一份尘封已久的文献,都是重新铭刻美里的记忆。这些详资料不仅填补了地方史的空白,更让后人得以窥见先贤拓荒的艰辛、战火洗礼的烙印、地方发展的演变、城市崛起的波澜壮阔,以及多元族群交融、和谐共存的智慧。这是一部属于全体美里人乃至砂拉越人的集体记忆之书,更是献给未来的一片明镜,让人鉴往知来。

他说,在美里升市20周年及开埠115周年之际,资深报人罗启光出版《美里100年》恰逢其时。这本书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事迹与民众集体的记忆,可说弥足珍贵。他向作者罗启光致以崇高的敬意,也向每一位曾为美里发展默默耕耘的砂人致敬,因为大家风雨无阻,携手同行,我们才能享受到这片土地对我们无尽的反馈,各族才能和谐共存。愿大家在美丽的家园中继续迈着稳健、自信的步伐,奔向下一个新的发展里程碑。
俞小珊指出,美里市曾在二战的硝烟中夷为平地,在百废待兴之中,美里人乃至砂人凭借坚强的意志浇灌一寸寸脚下的土地,最终使它变成绿油油的菜园,反哺着广大人民。
美里是世界著名油城,顺应时势发展,砂人战后重振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百年内便向现代化飞跃,打造成为先进的智慧城市,这是重吨的史册上值得一书的卓越成绩。美里的成功故事恰恰是一部属于砂拉越人民奋斗史的印记。
俞小珊相信这本书不仅可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她也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历史是积淀,也是开端。它值得每一位砂人细读,以便更深刻理解今日成就来之不易,也更加珍惜这片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却能互相包容的土地。
《美里100年》不仅是一部地方志的典范,更是这个时代最美好的礼物。它记录的不仅仅是城市景观的改变,它也是砂人奋斗不息的精神体现,是人文力量赋予砂人无限的动力,是一代又一代砂人实现梦想的见证。俞小珊认为,这本书将走进更多人家的书架,也走进更多人的心中。愿读者们在翻阅这些文字与影像时,都能感受到身为美里人乃至砂拉越人的那份自豪与深重的责任。

他说,有了他们的支持,才能实现把历史相片、尘封已久的文献及那些美里的记忆,重新定义留给下一代真实的历史记录。
这本双语书不举办推展礼、不征求商业广告, 其中印刷总数的一半赠送美里两所独中;本区所有华小等图书馆也获得这本记载历史的书籍。剩余的数百本将通过各种管道、销售点推售,定价为100令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