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教育積病已久 楊薇諱贊首相積極改革

Published at Jul 12, 2024 03:34 pm

(古晋12日讯)砂朋岭区议员杨薇讳赞扬首相安华采取积极的行动,对积病已久的马来西亚教育进行改革,指示教育部录取全部4877名SPM 10As生进入大学预科班,充份体现了团结政府重视人才,以及“昌明大马,讲到做到”的精神。
她说,今年的大学预科班录取,再次暴露了前朝政府旧制度的弊端,加上政客的刻意扭曲,以及政党枪手的造谣和带风向,让广大的人民及家长产生误解,误以为团结政府在“骗人”。如今首相安华的这项宣布,相信对许多父母和学子而言,都是一个值得欢欣鼓舞的好消息。
 “在沿用旧制度之下,3684名SPM 10As生在今年6月20日获得了录取,消息发放之后掀起了轩然大波。”
她披露, 6月30日首相安华宣布全部SPM 10As都会获得录取。 7月5日再有400名学生被录取,剩余的712名学生,则将分批录取,而最迟的一批将在8月份的第三周作出安排。
她说,马来西亚的大学是在8月份开学,这样的处理并无不妥之处。因为要容纳更多学生,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宿舍床位、日常伙食等,都需要时间做出安排,尤其是砂、沙两地学子,还必须加上交通需求。
杨薇讳今日文告指出,大学预科班的事件,证明了长久以来被前朝政府制定与沿用的旧制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其中的固打制,扼杀了人才培养,并导致马来西亚精英外流严重。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个打压人才的固打制,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为什么会获得砂拉越政党,包括人联党的支持?因为在这个制度下受影响的,也包括了砂拉越许许多多的学子,这与人联党口口声声力争砂拉越人权益的议程,是否明显背道而驰?”
她披露,受影响的学生家长上门求助,这些政党除了争取之外,并无其它作为,结果仍有许多学子被拒于门外。可笑的是,这些政客还将相关事件当成自己的功劳,在媒体上大大事宣传。
她表示,本地大学之门不得而入的学子,最终被迫飘洋过海前往国外留学,父母只能承担起沉重的高等教育开销。
“这次的预科班事件,一些来自本土政党的政客急于打造自己“人民英雄”的形象,频频声讨指责,就差没有“上京告御状”。他们似乎都忘了,自己过去数十年来在这个课题上的无能表现,甚至是始作俑者,实让人贻笑大方。”
她说,行动党一直以来的做法是,凡事以民为本,尽最大的能力解决问题,在大学预科班的议题上如此,在其它如破旧校舍维修以及各项民生问题,都以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
 “我们不会在事情还在按部就班进行的时候,如一些政客般胡乱越洋开骂,甚至无限上纲,硬是牵扯到自主权与歧视等负面观感。”
杨薇讳指出,首相安华自上任以来推动各领域改革,明显面对巨大的压力。除了利益受损者张牙舞爪,反对党也伺机而动,同时前朝制度下的“小拿破仑”私下作祟,阳奉阴违,大大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她表示,毫无疑问的,推动改革议程犹如妇人生产般,难免会将引发阵痛,尤其是既得利益者更会大力反弹。譬如政府取消西马柴油津贴,就引发了一连串的负面效应,这些都会拖慢了政府改革的步伐和决心。
她说,前朝政府旧制度的弊端,笼罩了我国所有的领域,经济、教育、文化、官方机构、官联公司等,处处可见。团结政府的改革之路,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即艰且巨。
 “我深切期望团结政府继续推动改革开放,在更多领域中除弊去垢,将马来西亚打造成一个昌明守法的社会。同时,我也呼吁砂拉越政府,积极跟上联邦政府的步伐,在行政中注入更多民主改革的元素,让广大的砂拉越子民受惠!”

Author

Koh Jia Lim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