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出席完两会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英豪以及杨德斌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报告为香港的未来指明了方向。香港应该乘着国家发展的浪潮,利用好作为内地的超级联系人角色,专注于应用软件的开发,依赖内地生产硬件,以提升整体科技水平,做好「人工智能 + 不同行业」的结合,助力香港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 ●香港文汇报记者 黎梓田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主席、立法会议员黄英豪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金融科技和医疗科技将会是人工智能(AI)领域的新赛道。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属于新兴学科,就算香港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但他认为香港拥有先天优势,例如坚实的基础教育系统,并且已有中学生研发出可商用的人工智能应用工具,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可从教育入手。年轻人若看到社会需求,可利用香港背靠祖国的优势专注开发软件,硬件则可交由内地生产。
智能医疗老龄化社会迎机遇
黄英豪在访问中表示,鉴于香港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香港已有中学生研发出AI软件,能通过交叉核对解决老人用药问题,这是开辟赛道的例子。未来亦可能出现照顾长者的机器人,例如陪伴散步、提醒用药或处理基本家务。内地一些大厂已表示数年内将推出相关产品。家居机器人需依赖人工智能技术,香港或许无法制造高端机器人,但可在应用程式开发上大展拳脚。金融科技和医疗科技也是重要领域。年轻人若看到社会需求,可专注开发软件,硬件则可交由内地生产。
举例来说,圣保罗男女中学有一名中四学生开发了一个网页版人工智能(AI)软件「 药倍安心」,利用人工智能应用来帮助医生和病人,通过药物资料库与病历进行交叉核对。他提到,有些医院的医生因为工作繁忙,忽略了病人的过敏史或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例如,治疗心脏疾病可能需要利尿,但过量利尿可能伤害肾脏。要找出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正是一个中四学生开发的平台就能解决的问题。黄英豪指出,该平台已获一些医疗机构试用,实现了医生处方、病人病历与药物资料库的智能匹配。
中四生研「药倍安心」平台获应用
这个例子说明,即使是中学生,通过基础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也能开发出实用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工具。人类希望AI成为助力人类的工具,而不是失去控制。因此,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找到并套用于不同的场景来加以实现。
黄英豪指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太区科技枢纽,香港应成为应用与试验的基地,背靠内地庞大市场,逐步拓展至大湾区乃至全国。医疗和金融科技应用在内地同样有需求,香港的「一国两制」优势和市场无缝连接能力,是独特卖点。与某些受限国家及地区不同,香港的研发场景更具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