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古晋13日讯)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发展局(MARDI)已成为砂拉越在加强优质稻米种子生产方面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旨在减少我国对进口大米的依赖。
砂拉越总理拿督巴丁宜丹斯里阿邦佐哈里指出,砂拉越地域辽阔、潜力巨大,唯有生产出适合本地土壤结构的稻米种子,才能提升我国的稻米生产能力。
“如果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发展局能够协助砂拉越种植优质稻米,我们就能扩大种植面积、生产更多稻米,最终减少对越南或柬埔寨进口稻米的依赖。”
阿邦佐哈里昨晚在2025年全国稻米大会开幕仪式上,这样表示。
他说,砂政府已在丹绒比甲、斯里阿曼、龙芽、实文然、伦乐、实巴荷、林梦及老越等战略地点,划拨1万4000公顷土地,预计将生产24万吨稻米。
“若种植面积翻倍,产量可达50万吨,远超砂拉越人民的需求,并可供应全国。”
他举例,日廊试点项目通过采用新种子、现代化方法及机械,将水稻产量从每公顷1.2吨提升至8吨,证明科技与研究能显著提高砂拉越的农业产量。
此外,他透露,砂拉越也在积极发展本地化肥生产,利用棕榈油副产品与天然气生产尿素,让稻米生产不再完全依赖进口化肥。
“若能自生产种子与化肥,再加上现代化方法及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发展局的研究支持,砂拉越不仅能实现自给自足,还可协助国家减少大米进口支出。”
他深信,通过砂拉越政府、联邦政府及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发展局的紧密合作,马来西亚有望成为区域主要稻米生产国。
“如果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发展局能够协助砂拉越种植优质稻米,我们就能扩大种植面积、生产更多稻米,最终减少对越南或柬埔寨进口稻米的依赖。”
阿邦佐哈里昨晚在2025年全国稻米大会开幕仪式上,这样表示。
他说,砂政府已在丹绒比甲、斯里阿曼、龙芽、实文然、伦乐、实巴荷、林梦及老越等战略地点,划拨1万4000公顷土地,预计将生产24万吨稻米。
“若种植面积翻倍,产量可达50万吨,远超砂拉越人民的需求,并可供应全国。”
他举例,日廊试点项目通过采用新种子、现代化方法及机械,将水稻产量从每公顷1.2吨提升至8吨,证明科技与研究能显著提高砂拉越的农业产量。
此外,他透露,砂拉越也在积极发展本地化肥生产,利用棕榈油副产品与天然气生产尿素,让稻米生产不再完全依赖进口化肥。
“若能自生产种子与化肥,再加上现代化方法及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发展局的研究支持,砂拉越不仅能实现自给自足,还可协助国家减少大米进口支出。”
他深信,通过砂拉越政府、联邦政府及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发展局的紧密合作,马来西亚有望成为区域主要稻米生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