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邦江11日讯)针对教育部长法丽娜宣布将在2027年新课程纲要下推行“双师教学制”,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严厉抨击,指教育部在师资严重短缺、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贸然推出新制,简直是“纸上谈兵的教育妙论”。
他直言,这项政策是未经深思熟虑、好高骛远之举,若仓促推行,势必加剧我国教育体系的负担,最终沦为一场劳民伤财的“教育大跃进”。
吴标生指出,教育部设想以两名教师共室授课,以平衡“学业成就”与“品格教育”的目标,理念虽好,却完全忽视了教育现场的严峻现实。
“连基本的师资供给都还没解决,如今却提出‘双师教学’,那第二位教师要从哪里来?难道要老师分身?”
他强调,全国许多学校仍普遍面临教师短缺、临教顶替、课程超载的问题,尤其在东马地区更为突出——一师多职、一人包办数科的情况屡见不鲜。
“教育部莫非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许多学校连‘一师一室’都难以实现,却高谈要在三年后推行‘双师共室’,这根本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吴标生批评,教育部若罔顾师资不足这一根本问题,强行推行该政策,犹如在未打好地基的情况下建摩天大楼,注定失败。此举不仅无法解决教育问题,反而可能造成资源错配,让教师更加疲惫不堪,教学品质每况愈下。
吴标生痛批,教育部高层一再热衷“口号式改革”,却未深入理解教育现场的真实困境。
“教育不是实验田。教师的负担已经够重了,政府不该在师资、培训与资源配套都未完善前,又推出新制度来加重压力。”
他强调,教育改革应以现实为基础,而非迎合政治宣传或媒体效果。
“如今连课室空间、电脑设备、网络连线都未健全,就谈什么‘整合式学习’和‘双师教学’?这种改革只是部长口中的美丽构想,缺乏任何落地执行力。”
吴标生呼吁教育部应倾听前线教师的声音,务实检讨教育体系根基,而非不断创造新名词、新口号。
“真正的教育改革,不是‘换包装’,而是解决根本问题。连师资问题都未搞定,就不要再‘改革’出更多混乱。”
吴标生进一步质问:“两名教师如何共室?是学科与品格结合?主辅如何分工?课程怎样整合?评估标准又是什么?”
他指出,教育部提出的方案空洞模糊,未见任何明确的实施细节、培训计划或科学评估机制。
“我们的教师早已被文书与行政任务压得喘不过气,如今在没有充分试点与培训的情况下,又要他们仓促上阵,这简直是把辛勤的教师与学生当作政策的白老鼠!”
吴标生强调,他并非反对教育创新,而是反对“未学走先学跑”的冒进改革。
他郑重呼吁联邦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悬崖勒马、收回成命,把重点放回教育的根本工程上。
“教育部应先集中资源解决迫在眉睫的师资短缺、校舍残旧与教师专业提升等问题。只有在基础稳固的前提下,任何教学模式的创新才有成功的可能。”
他建议,教育改革应循序渐进、科学评估、分阶段试行,而非一味追求“标新立异”。
“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对症下药的教育改革,而不是一场为了不让他国专美于前的政治表演!”
吴标生最后强调,教育关乎国家未来,不容政治表演与急功近利的“改革冲动”继续误导方向。
吴标生指出,教育部设想以两名教师共室授课,以平衡“学业成就”与“品格教育”的目标,理念虽好,却完全忽视了教育现场的严峻现实。
“连基本的师资供给都还没解决,如今却提出‘双师教学’,那第二位教师要从哪里来?难道要老师分身?”
他强调,全国许多学校仍普遍面临教师短缺、临教顶替、课程超载的问题,尤其在东马地区更为突出——一师多职、一人包办数科的情况屡见不鲜。
“教育部莫非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许多学校连‘一师一室’都难以实现,却高谈要在三年后推行‘双师共室’,这根本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吴标生批评,教育部若罔顾师资不足这一根本问题,强行推行该政策,犹如在未打好地基的情况下建摩天大楼,注定失败。此举不仅无法解决教育问题,反而可能造成资源错配,让教师更加疲惫不堪,教学品质每况愈下。
吴标生痛批,教育部高层一再热衷“口号式改革”,却未深入理解教育现场的真实困境。
“教育不是实验田。教师的负担已经够重了,政府不该在师资、培训与资源配套都未完善前,又推出新制度来加重压力。”
他强调,教育改革应以现实为基础,而非迎合政治宣传或媒体效果。
“如今连课室空间、电脑设备、网络连线都未健全,就谈什么‘整合式学习’和‘双师教学’?这种改革只是部长口中的美丽构想,缺乏任何落地执行力。”
吴标生呼吁教育部应倾听前线教师的声音,务实检讨教育体系根基,而非不断创造新名词、新口号。
“真正的教育改革,不是‘换包装’,而是解决根本问题。连师资问题都未搞定,就不要再‘改革’出更多混乱。”
吴标生进一步质问:“两名教师如何共室?是学科与品格结合?主辅如何分工?课程怎样整合?评估标准又是什么?”
他指出,教育部提出的方案空洞模糊,未见任何明确的实施细节、培训计划或科学评估机制。
“我们的教师早已被文书与行政任务压得喘不过气,如今在没有充分试点与培训的情况下,又要他们仓促上阵,这简直是把辛勤的教师与学生当作政策的白老鼠!”
吴标生强调,他并非反对教育创新,而是反对“未学走先学跑”的冒进改革。
他郑重呼吁联邦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悬崖勒马、收回成命,把重点放回教育的根本工程上。
“教育部应先集中资源解决迫在眉睫的师资短缺、校舍残旧与教师专业提升等问题。只有在基础稳固的前提下,任何教学模式的创新才有成功的可能。”
他建议,教育改革应循序渐进、科学评估、分阶段试行,而非一味追求“标新立异”。
“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对症下药的教育改革,而不是一场为了不让他国专美于前的政治表演!”
吴标生最后强调,教育关乎国家未来,不容政治表演与急功近利的“改革冲动”继续误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