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文創協會下週辦講座 僅25名額開放報名
Published at Sep 06, 2023 04:17 pm
(古晋6日讯)文化与文化之间,或者文明与文明之间的碰触,结果不外乎冲突与融合,进而促成局势的演变。在这个大课题面前,人们往往充满疑虑,然而我们可以以史为鉴,探索心中的答案。
砂拉越文创协会订于9月14日(星期四)晚上7时正,在古晋浮罗岸人间茶坊二楼的福楼茶居,举办一场“双文化——文明之旅”交流讲座,主讲人是周贤正老师。
这场深度交流演讲,以《1915-1919》时期的华人的社会文化语文大变局之《新文化新文学-五四运动》与《和合本圣经》谈起,探索在那个时代大背景下,借由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英文圣经被翻译成白话文,如何与当代传统中华文化产生互动,乃至互相接纳。进一步延伸,以新加坡的双文化环境为例,探索华人的身份定位,也是周老师分享内容的一部分。
中文圣经有很多版本,这边提到的《和合本圣经》在1919年出版,这与当时的新文化新文学有密切关系,而且是一个官方的产物。那么,我们会问:为什么?它在讲什么?为什么在新文化新文学的氛围中要出版白话文圣经?可是后来又怎么演变成多一位基督徒少一位华人的说词?
周贤正老师早年毕业于南洋大学主修政府与公共行政及国际关系。之后获得谢菲尔德大学旧约研究哲学博士学位。曾经担任圣公会新加坡教区主教;圣公会东南亚教省大主教;新加坡三一神学院院长。近年多注细读圣经核心文本寻回其原始根基,并于跨
越 “埃及 – 亚洲”(中西东南亚) 古文明廊道探索 “西奈相遇“ 对文明及信仰的蕴含价值。2013年被南洋大学选为“卓越校友” 。2014年,谢菲尔德大学授予其荣誉文学博士。作为一位神学工作者,又是深受中华文学熏陶的华校生,主讲人周贤正老师对有关课
题有很深的体会。
这场深度交流讲座,在周老师完成演讲后,开放给参与者提出自身看法。活动采取近距离交流方式进行,仅有25个名额,有意者请提早向本会秘书郑女士报名(+6019-8178878),现场每人最低消费一杯饮料。
Author
Tan Chok Bui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砂文創協會下週辦講座 僅25名額開放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