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开启新一轮以数据为中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6日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提出,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初步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形成全国数据「一本账」,支撑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有序流通和共享应用。有专家对香港文汇报表示,该文件为内地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明方向,同时也为芯片设计、算力、数据中心建设、数据安全等多个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其中香港在数据中心等产业已处于领先地位,可借内地新一轮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强化香港全球数据中心的枢纽地位。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指面向社会提供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安全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文件描绘了「汇通海量数据、惠及千行百业、慧见数字未来」的愿景,明确提出按照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建设数据流通利用设施底座;形成全国数据「一本账」,支撑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有序流通和共享应用;支持农业、工业、交通、金融等行业领域打造高质量数据集;鼓励各地提升数据加工、测试等社会化服务能力,打造产学研用「一公里」工作圈等。
芯片等新兴产业将迎快速发展
在推进时间表方面,文件提出,2024年至2026年围绕重要行业领域和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试点试验。夯实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技术基础,明确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实践路径。2027年至2028年,建成支撑数据规模化流通、互联互通的数据基础设施,数网、数算相关设施充分融合,基本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规模化数据可信流通利用格局。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初步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
「文件的发布,不仅为数据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与发展指明方向,还为多个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权向香港文汇报表示,算力板块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都将快速发展。同时,数据安全作为关键环节,对其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有助传统行业加速转型升级
刘权特别指出,数据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对工业制造、现代农业、数字金融等多个重点行业尤其利好。传统行业将能更有效地挖掘和利用数据资源,加速自身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产业,也会因数据基础设施的完善迎来更多发展契机。此外,5G/6G 网络建设以及光通信技术的升级,将为数据高速传输提供支撑,带动硬件、软件、算法、安全服务等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走向繁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支持有条件行业地区先行先试
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开展先行先试,探索建设数据基础设施,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参与数据基础设施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原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潘克峰向香港文汇报表示,香港数据中心市场已位列全球第四,拥有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和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随着国家开启新一轮以数据为中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香港有望强化其全球数据中心枢纽地位,吸引国内外服务商和合作伙伴,促进科创企业和运营商的成长。
港发挥优势加强数据国际合作
潘克峰建议,香港应凭借其国际化、法治化、专业化优势,积极参与国家数据基础建设和运营,加强数据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时,香港还可以联合大湾区各机构和企业,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国际合作示范项目的建设,探索跨境数据空间的互联互通。此外,香港还应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提升数据加工、测试等社会化服务能力,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良性循环,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有序推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
(记者 任芳颉、郭瀚林 北京报道)《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提出,要推动传统网络设施优化升级,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全面推进6G网络技术研发创新。原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潘克峰向香港文汇报记者介绍,5G-A又称5.5G,是5G向6G发展的演进技术,具备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等特点。当前,中国正在推进5G-A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测试。
潘克峰表示,尽管6G技术商用预计最早要到2030年,而5G目前仍处于红利释放期,但5G-A作为5G的演进和增强版,有效支撑了5G应用规模的增长和创新发展,并对6G关键技术进行了提前验证,为6G标准的制定和技术落地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已建成5G基站逾410万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初,中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410万个,实现「乡乡通5G」,5G广泛应用于80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然而,当前5G网络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业应用对大上行带宽、确定性时延、高可靠性等能力的需求。以自动驾驶为例,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车与人、车与路、车与云端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频率越来越高,对通信网络能力提出极高的要求,这对于网络速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潘克峰指出,通过5G向5G-A的升级,可以提供十倍以上的数据传输能力提升,实现毫秒级超低延迟,从而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直接推动了5G-A的商业化落地和6G网络技术的研发。
「到未来的6G时代,网络能力在传输速率、时延、可靠性方面都将有颠覆性提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潘克峰介绍,6G网络将是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例如,工厂内的设备间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数据基建将带动未来五年两万亿投资
据新华社报道,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数据产业规模达两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国数据企业超19万家。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文件的出台有利于降低企业数据开发利用门槛,培育数据产业良好生态。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据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还将带动数据流通利用以及网络、算力、安全等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促进社会有效投资。据业界初步估算,数据基础设施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带动未来五年投资规模约两万亿元。
「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迫切需要。」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说。
近年来,各行业、各地区持续探索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从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到农作物收成预测,从依托健康医疗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省内公共衞生临床诊疗全覆盖,到建设园区工业数据平台助力减少碳排放,数场、可信数据空间、数联网等技术路线和应用实践延伸至经济社会方方面面。
「行业数据基础设施承担着促进产业上下游纵向贯通、深度赋能行业提质增效等任务,区域数据基础设施承担本地区公共数据归集、开发利用和安全治理等任务。」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副司长李建国说,将加快推进条块结合和设施互联互通,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公共数据基础服务体系,加速数据在不同场景、不同领域的复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广数据公共服务。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指面向社会提供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安全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文件描绘了「汇通海量数据、惠及千行百业、慧见数字未来」的愿景,明确提出按照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建设数据流通利用设施底座;形成全国数据「一本账」,支撑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有序流通和共享应用;支持农业、工业、交通、金融等行业领域打造高质量数据集;鼓励各地提升数据加工、测试等社会化服务能力,打造产学研用「一公里」工作圈等。
芯片等新兴产业将迎快速发展
「文件的发布,不仅为数据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与发展指明方向,还为多个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权向香港文汇报表示,算力板块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都将快速发展。同时,数据安全作为关键环节,对其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有助传统行业加速转型升级
刘权特别指出,数据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对工业制造、现代农业、数字金融等多个重点行业尤其利好。传统行业将能更有效地挖掘和利用数据资源,加速自身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产业,也会因数据基础设施的完善迎来更多发展契机。此外,5G/6G 网络建设以及光通信技术的升级,将为数据高速传输提供支撑,带动硬件、软件、算法、安全服务等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走向繁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支持有条件行业地区先行先试
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开展先行先试,探索建设数据基础设施,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参与数据基础设施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原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潘克峰向香港文汇报表示,香港数据中心市场已位列全球第四,拥有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和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随着国家开启新一轮以数据为中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香港有望强化其全球数据中心枢纽地位,吸引国内外服务商和合作伙伴,促进科创企业和运营商的成长。
港发挥优势加强数据国际合作
潘克峰建议,香港应凭借其国际化、法治化、专业化优势,积极参与国家数据基础建设和运营,加强数据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时,香港还可以联合大湾区各机构和企业,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国际合作示范项目的建设,探索跨境数据空间的互联互通。此外,香港还应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提升数据加工、测试等社会化服务能力,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良性循环,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有序推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
(记者 任芳颉、郭瀚林 北京报道)《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提出,要推动传统网络设施优化升级,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全面推进6G网络技术研发创新。原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潘克峰向香港文汇报记者介绍,5G-A又称5.5G,是5G向6G发展的演进技术,具备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等特点。当前,中国正在推进5G-A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测试。
潘克峰表示,尽管6G技术商用预计最早要到2030年,而5G目前仍处于红利释放期,但5G-A作为5G的演进和增强版,有效支撑了5G应用规模的增长和创新发展,并对6G关键技术进行了提前验证,为6G标准的制定和技术落地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已建成5G基站逾410万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初,中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410万个,实现「乡乡通5G」,5G广泛应用于80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然而,当前5G网络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业应用对大上行带宽、确定性时延、高可靠性等能力的需求。以自动驾驶为例,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车与人、车与路、车与云端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频率越来越高,对通信网络能力提出极高的要求,这对于网络速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潘克峰指出,通过5G向5G-A的升级,可以提供十倍以上的数据传输能力提升,实现毫秒级超低延迟,从而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直接推动了5G-A的商业化落地和6G网络技术的研发。
「到未来的6G时代,网络能力在传输速率、时延、可靠性方面都将有颠覆性提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潘克峰介绍,6G网络将是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例如,工厂内的设备间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数据基建将带动未来五年两万亿投资
据新华社报道,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数据产业规模达两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国数据企业超19万家。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文件的出台有利于降低企业数据开发利用门槛,培育数据产业良好生态。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据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还将带动数据流通利用以及网络、算力、安全等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促进社会有效投资。据业界初步估算,数据基础设施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带动未来五年投资规模约两万亿元。
「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迫切需要。」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说。
近年来,各行业、各地区持续探索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从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到农作物收成预测,从依托健康医疗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省内公共衞生临床诊疗全覆盖,到建设园区工业数据平台助力减少碳排放,数场、可信数据空间、数联网等技术路线和应用实践延伸至经济社会方方面面。
「行业数据基础设施承担着促进产业上下游纵向贯通、深度赋能行业提质增效等任务,区域数据基础设施承担本地区公共数据归集、开发利用和安全治理等任务。」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副司长李建国说,将加快推进条块结合和设施互联互通,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公共数据基础服务体系,加速数据在不同场景、不同领域的复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广数据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