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巫18日讯)一名女护士因误信假冒警察的诈骗电话,被诱骗以“洗脱罪名”为由,将 154,800令吉 转入多个陌生账户,最终惨遭骗走全部款项。
这起事件发生于今年2月。当时年约30岁的受害者接到一名男子来电,自称是吉兰丹警察总部(IPK Kelantan)的警官。
对方声称,她的姓名与身份证号码涉嫌卷入一宗涉及254,000令吉的洗黑钱案件。
随后,电话被转接给多名同样冒充警员的骗子,他们告诉受害者,她必须将钱转入数个银行账户作为“调查保释金”,以“证明清白”。
诗巫警区主任祖基菲苏海里警监(ACP Zulkipli Suhaili)指出,受害者因受惊吓而信以为真,最终在2月25日至5月11日期间,通过八次转账,将 154,800令吉 汇入八个陌生人的银行账户。
他说:“直到无法再联络这些所谓警员时,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受害者已于昨日(11月17日)到商业罪案调查组报案,案件目前根据刑事法典第420条(欺骗及不诚实地诱使财物交付)展开调查。
祖基菲提醒公众,对任何自称来自执法单位、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的来电务必保持警惕,尤其是要求提供银行资料或转账时。
他说:“警方绝不会要求民众转账以进行调查。”
如需协助或查验证明,民众可致电国家防骗中心(NSRC)997,或通过 Semak Mule 网站查询可疑电话号码与银行账户:
http://ccid.rmp.gov.my/semakmule/
这起事件发生于今年2月。当时年约30岁的受害者接到一名男子来电,自称是吉兰丹警察总部(IPK Kelantan)的警官。
对方声称,她的姓名与身份证号码涉嫌卷入一宗涉及254,000令吉的洗黑钱案件。
随后,电话被转接给多名同样冒充警员的骗子,他们告诉受害者,她必须将钱转入数个银行账户作为“调查保释金”,以“证明清白”。
他说:“直到无法再联络这些所谓警员时,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受害者已于昨日(11月17日)到商业罪案调查组报案,案件目前根据刑事法典第420条(欺骗及不诚实地诱使财物交付)展开调查。
祖基菲提醒公众,对任何自称来自执法单位、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的来电务必保持警惕,尤其是要求提供银行资料或转账时。
他说:“警方绝不会要求民众转账以进行调查。”
如需协助或查验证明,民众可致电国家防骗中心(NSRC)997,或通过 Semak Mule 网站查询可疑电话号码与银行账户:
http://ccid.rmp.gov.my/semakm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