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经济与财政展望报告》中,首相安华强调,政府的财政承诺建立在3项主要原则之上:谨慎的债务管理、对透明度与问责制的坚持,以及强化国家财政基础。
《2026年经济与财政展望报告》中,首相安华强调,政府的财政承诺建立在3项主要原则之上:谨慎的债务管理、对透明度与问责制的坚持,以及强化国家财政基础。

《2026经济与财政展望报告》安华:我国2025首半年增长率4.4% 世界动荡无碍经济优异表现

Published at Oct 10, 2025 04:16 pm
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在《2026年经济与财政展望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各种动荡之际,而马来西亚依然稳步前进,展现出持续且具韧性的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国家经济增长率达4.4%,使我国跻身区域内表现优异的国家之列。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强劲的国内需求推动,并获得持续投资流入、薪资增长及稳定劳动力市场的支持。

他表示,政府预计,2025年国家经济将增长介于4%至4.8%,并在2026年趋于溫和趋势,介于4%至4.5%。

他说,尽管区域冲突与全球关税不确定性持续带来冲击,国家经济基础依然稳固,这也使马来西亚有足够空间,更有信心应对全球经济波动。

“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世界银行,也与此信心一致,持续维持对马来西亚的正面展望,尽管全球经济前景趋于黯淡。”
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在《2026年经济与财政展望报告》中表示,政府预计,2025年国家经济将增长介于4%至4.8%,并在2026年趋于溫和趋势,介于4%至4.5%。
首相安华说,马来西亚在2025年IMD世界竞争力排名中跃升11位,成为所有国家中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这一成绩充分显示我国经济基础的稳健。目前,马来西亚位居第23名,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佳成绩。

他指出,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成功打破了多个长期停滞的区域合作僵局,其中包括完成东盟电网(ASEAN Power Grid)。同时,我国也引领跨境数字支付整合,成功实现长期以来的共同愿景。这些成果突显了马来西亚在推动区域稳定与共同繁荣方面的领导地位,同时强化了东盟作为一个充满活力且具竞争力的贸易与投资枢纽的角色。

他说,全球性挑战不断抑制经济增长,但这并非政府停止改革努力的借口,政府将持续推动包容性与有意义的经济增长,着重纠正结构性弊病——包括收入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气候变化以
及人口老化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重大挑战,我们必须汇集各方资源,全力落实国家转型议程,其中包括《第13大马计划》下的各项举措。”

首相安华强调,政府的财政承诺建立在3项主要原则之上:谨慎的债务管理、对透明度与问责制的坚持,以及强化国家财政基础。

他呼吁每一位国民、每一家企业及社会各个领域携手合作,共同重建一个更强大、更公正、更繁荣的国家。

国家财政赤字 瞄准2026降至3.5%

首相安华指出,国家财政赤字已从202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5%,下降至2024年的4.1%。政府的目标是到2026年将赤字进一步降至3.5%。

“政府也坚定维持其中期目标,即将财政赤字减至3%或更低。”

他说,为实现赤字削减目标,政府正积极推行全面的财政改革。这些具体且包容性的举措涵盖收入扩大、支出优先顺序的重组,以及通过完善立法来强化治理。

他表示,秉持“昌日经济框架”的核心原则,得以制定明确的政策,以推动跨政府层面的全面改革。在此过程中,政府对政府相关投资公司(GLIC)和政府关联公司(GLC)扮演着关键角色,协助补充公共投资,并推动具战略性的国家项目落实。“公私部门之间的协作,有效强化了国家整体发展议程的执行力。”

他说,当前,当全球经济频繁遭受冲击、动摇国际稳定之际,强化国家财政地位的努力显得尤为迫切。

政府在慈悯援助金(STR)及慈悯基本援助计划(SARA)的拨款一年内增加了50%,达到150亿令吉,惠及多达2200万名国人。(示意图)
他说,为扩大国家收入基础,政府已扩充销售与服务税(SST)的实施范围,并推出电子发票(e-Invoice)制度,以减少税收流失并加强税务遵从。同时,政府坚定执行节制开支的方针,转向更具针对性的补贴机制,以提升经济回报。

“2024年针对柴油的补贴调整、2025年9月实施的RON95汽油补贴改革,以及电费结构重组,已节省数十亿令吉,同时并未削减对广大人民的经济援助。”

“而这些节省下的资金已重新分配,用于强化多项援助计划,包括增加对州政府、卫生及教育领域的拨款。”

“当中,慈悯援助金(STR)及慈悯基本援助计划(SARA)的拨款在短短一年内增加了50%,达到150亿令吉,惠及多达2200万名国人。”

他也提及,第850法令及通过的《2025年政府采购法案》旨在进一步强化治理与透明度。同时,政府正推动法定机构整合,以提升问责性与运作效率。一个更高效、恪守问责原则的政府,将为国家带来倍增效益——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财政透明度,并确保每一分公帑都被审慎运用。

“尽管改革仍处于初期阶段,但我国保持良好的国家信用评级,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马来西亚长期经济前景的信任与信心。”

国家改革旅程初期 成果已逐渐显现

首相安华指出,尽管全球正经历严峻挑战,包括面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日益加剧、关税纷争此起彼伏、气候灾害不断恶化及金融市场也充满不确定性,加上美国的关税政策影响,这可能进一步扰乱全球贸易体系,并抑制经济增长,惟我国不能选择最轻松的道路以换取短暂的安逸,必须在外部风险与国内长期结构性问题之间取得平衡。

“依循昌明经济框架,我们的任务是要重塑人民的尊严、提升生活质量,并确保国家财富能公平地惠及社会各阶层。”

“我们目前仍处于国家改革旅程的初期,但成果已逐渐显现。”

他说,在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录得4.4%的增长率,超越许多同样受关税冲击的周边国家。这一增长具有广泛性,包 括家庭消费信心稳定,公私投资持续上升,旅游业蓬勃发展,建筑活动也在积极进行。

“同时,人民生活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失业率降至过去十年来的最低水平,通胀保持低位,而令吉则成为区域内最具韧性的货币之一。”

他说,即便全球贸易放缓,我国出口商依然成功调整策略,维持就业与竞争力。凭借这一优势,马来西亚经济预计在2025年将增长介于4%至4.8%之间,并在2026年于4%至4.5%之间。

本周五(10月10日)由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提呈《2026年昌明财政预算案》,是首相上台以来提呈的第四份财政预算案,同时也是《第13大马计划》(RMK13,2026–2030)下的首份预算案。它标志着国家从改革阶段迈入转型时代,从短期复苏走向长期结构性革新。

RMK13所规划的战略性投资,呼应昌明经济的两大核心支柱——实现“提升天花板”(Menaikkan Silling)与“提升地板”(Menaikkan Lantai)(改善人民福祉)双重目标。

Author

联合日报newsroom


相关报道